第50章 我替汉室来度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傅干点点头,找到刘备。

    “玄德兄,朱县丞与赵主簿留在这里,陪你接受这点土地。我带着姜县尉回县里,去查找历年的数据。”

    “好,路上注意安全。”

    “看看哪里合适,修筑一些堡垒,用以防守将来的战争。”

    “我会的,其他人怎么办?”

    “派二十多人看守,上计吏我会带走。”

    傅干不打算把这些县吏放回去,他要做成既定事实。至于得罪人,随他们的便,只要军队,能够牢牢把控在刘备手中,这些人都是蚂蚱,蹦不起来。

    到时候在屠刀与汉律下,他们都得老老实实的为刘备干活。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傅干不打算地方人力物力。上邽也没啥人力物力。

    第一步,他拿下藉河周边肥沃的土地后,会把其他上邽县周围的临水土地,都收入囊中。

    第二步,利用手中的羌人,去把羌人部落抢回来,统一军事化管理,作为主要人口来源,羌人与汉人同源,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傅干有信心管好这些人。

    第三步,傅干准备挑选合适的地方,重新修筑一个堡垒,作为将来防御韩遂等人的基地。

    第四步,趁着大汉朝还在,他要利用在羌人部落中缴获的战马,换来他需要的粮食与甲胄劲弩。

    因此他不怕上邽豪族的背叛,只要能把韩遂等人钉死在这里,那得到的功劳,足够封侯了。

    借着这种威望,在上邽屯田的事情,可以忽略不计了。

    刘备派二十名士兵,保护傅干等人。带着剩余的四百多名士兵,在这里安营扎寨,等着傅干到城内后,再调来一千人士兵。

    事情既然要做了,那就要做的万无一失,不能打草惊蛇,让那些管理田地的佃户和管事给跑了。

    封锁消息,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他们还得不到田地已经被收走的消息。

    与刘备告辞后,傅干风驰电擎的赶回上邽城内,找到留守的关羽,拿出刘备的印绶。

    “关曲侯,刘司马有令,命你带领两千人,节制其他曲侯,到街亭里与他合军,不得有误!”

    “诺!”

    “徐军侯,令你带领五百兵士留守营地,保护粮食。”

    “诺!”

    刘备本来只打算调用一千人,可傅干觉得狮子搏兔,亦需要尽全力,因此建议把一千辅兵也带上,以防万一。

    命令下达后,傅干接着说:“可以征用城中的百姓,用粮食来换取他们协助运送粮食。街亭里距离这里不远,急行军半日可到。”

    “可要连夜行军?”

    傅干回来时没注意,此时太阳已经慢慢的到了西边,马上要天黑了。

    “可先派遣翼德兄率五百骑兵去支援!步兵的话,明日再出营。”

    “发生了什么事?”

    “豪强侵占良田,我欲尽夺之。”

    关羽知道豪强的能量,对傅干的决定点点头。

    “翼德,你速率人去寻兄长,一定要好生护持在他的左右。”

    “放心吧,二哥,有俺在,一定能保大哥无恙。”

    关羽点点头。

    傅干见关羽安排妥当,嘱咐他,任何消息都不要在城里泄露。

    随后要走出大帐,被关羽拉住。

    “天色已晚,司马要往何处?”

    “找豪强侵占良田的证据!”

    “县衙内,不知道情况如何,我与你一同前去,以防备出现意外情况!”

    傅干略做思考,同意了关羽的建议。往日没有动豪强利益时,阎忠支持傅干的决定,如今要查抄阎家的良田,不知道他会如何抉择!

    “贾公在何处?”傅干忙昏了头,忘了身旁还有个智计百出的贾诩。

    “今日带领十个人出了上邽,往冀县去了。”

    关羽亲自替他挑选的兵士。

    “说去干什么了吗?”

    “没有!”

    傅干猜测可能是去收集情报,联络感情了。

    “拿纸笔来!”

    亲卫递来纸笔,傅干在竹简上,写下了这里发生的情况,连写两份。

    “云长兄,找两个信得过人。把这两份竹简送给贾公一份。另外一份送到冀县,给我父亲送过去。”

    关羽点点头,找来两个幽州游侠,嘱咐一番,让他们现在出发,又给他们配置了向导,省的他们迷路。

    “公明,营地里的防务暂时归你节制!”

    “大兄,放心,晃必保大营无碍!”

    徐晃为了稳重,傅干对关羽安排没有任何意见。

    关羽挑选二十名羌人士兵,随着傅干前往县衙。

    经过半个月的相处,刘备等人对他们一视同仁,不曾缺少他的吃穿用度。他们在军营里,比在部落时要幸福一千倍,他们对刘备忠心耿耿。

    在上邽城内,这些羌人被收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关羽在这敏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