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设计图实在是太完美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场的专家学者们之所以答应的这么干脆。

    除了因为赵承平是可控核聚变总工程师的身份,还因为这份发动机的设计图实在是太完美了。

    这一沓设计图,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作,而且完成的质量非常高,属于那种拿来就能用的水平,根本不需要后续完善。

    很多人心中感叹,这辈子都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因为火箭发动的制造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研发设计阶段,二是材料准备阶段,三是制造阶段,四是测试阶段。

    而这四个阶段之中,百分之八十的工作量都集中在了研发设计阶段。

    包括需求分析:明确火箭的用途、性能要求(如推力、有效载荷能力、飞行高度和速度等)、成本限制等。

    初步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火箭的总体设计和概念设计,包括选择发动机类型、燃料系统、控制系统等。

    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各部件和系统的详细设计,包括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

    可以说,研发设计是火箭发动机制造最难的一个环节,是同时也是投入最大,消耗最多的一个环节。

    如果完成了研发设计阶段,等于说,火箭发动机的制造已经成功了一半。

    这将会大大节省航天局推进嫦娥计划的时间。

    很多人开始畅想,或许都用不半年时间,他们就能亲眼看见航天局的火箭载着无人探测车,奔赴月球。

    那时,华夏就会成为全世界第三个拥有探测月球能力的国家。

    ·

    既然会议已经明确了目标,在座的领导们分别领到了任务,回归他们所在的系统。

    科研人员的执行能力还是很强了,会议结束当天,航天局各个系统就开始疯狂运转起来。

    首先是,展开采购工作。

    当采购部门看着密密麻麻的材料清单的时候,既兴奋又头疼。

    兴奋的是,航天局似乎要有大动作了。

    因为 ,这几年,航天局一直没有取得什么突破,采购部的业务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虽然很闲,但是福利待遇也降低了不少。

    这些福利待遇都是隐形的。

    他们出去采购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捞的一点油水,当然这是在政策范围之内的特殊补贴,就好像研发部门有研发津贴,制造部门有制造奖励一样。

    如今,航天局的大动作将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材料清单,供采购部门执行,让他们的隐形福利又回来了。

    然而,令他们头疼的是,清单上的很多材料,极其特殊,首先是非常稀缺,其次是非常昂贵,很多属于国家战略资源,就连航天局都要向上面申请打报告才能采购。

    可以说,这些材料哪怕是航天局这么特殊的单位,整天和研发火箭卫星打交道,都很少见。

    所以,当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到领导那里打报告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不被批准的准备。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即将做好无功而返的心理准备的时候,主管材料的领导居然非常爽快的答应了,这让采购部的工作人员们无比诧异。

    那位领导笑着解释,那都是看在赵总工程师的的面子上,才会这么痛快,因为赵总工在他们来之前就给主管材料的领导打过招呼。

    采购部的工作人员恍然,原来是赵总工的插手,这下最难的活都被赵总工干了,还要啥自行车,他们自然是无比欣喜。

    随着一批批材料源源不断的被运送回航天局,火箭发动机的零部件制造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在赵承平的亲自主持下,制造部门的人从无头苍蝇开始变得有序起来。

    如果只是寻常的火箭或者卫星的零部件制造工作,这些工作人员自然是得心应手,但是,现在要造的可是可控核聚变航天发动机,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所以,必须要有人指导才行。

    制造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设计图,结合赵承平的指导,按照设计要求制造火箭发动机,包括燃烧室、喷管、涡轮泵等关键部件的制造和装配。

    这一过程顺利完成。

    下一步,就是将发动机和火箭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装配与集成,形成完整的火箭架构。

    然而,在装配的过程中,赵承平却发现了一个问题,他设计的可控核聚变火箭发动机与航天局的设计的火箭不是很匹配。

    原因在于,他们之前根本没有考虑到会采用可控核聚变为动力的发动机。

    所以,很多参数无法一一对应,如果强行组装的话,会导致火箭无法正常运转。

    于是制造过程被迫中断,航天局紧急召开会议。

    很多人提出建议,要将火箭进行微调,以适应赵承平设计的发动机。

    然而赵承平却提出,要对火箭进行大改,如果不大改,只是微调的话,发动机将无法适配火箭的工作需要。

    如何强行装配,只要一个参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