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三国(57)(1/2)
他的功劳不显于人前,他的智谋难以重见天日,或许只有她登上了那个最高的位置,才能为他证名。
以昭昭青史的名义。
…………
刚刚拒绝刘辩禅让请求的刘妍从梦中惊醒,急促的呼吸声引来了门口守夜的女官。
“殿下,发生什么了?”
这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女官,原本是宫中貂蝉冠,但不知道怎么的晋升为普通女官,最后竟然到了刘妍府中,做事稳妥,有条理,长的还好看,现在已经成了第一女官,掌管刘妍府中一应琐事,不过对刘妍的事物,她一直坚持亲力亲办,像是守夜这样的事,她从不让别人来。
按照她的话说,夜里殿下要是有什么难过的事,她还能陪陪殿下,要是别的人在守夜,殿下连伤心都不敢大声。
“红昌,我无事,不过做了个梦。”
“殿下,红昌陪着您呢,多睡一会儿吧,明天会很忙的。”
所谓“三辞三让”,最初是指主、宾相见的一种礼节,即主人三揖,宾客三让。
后指周泰伯让位于三弟季历的故事,后人称颂此举为盛德。
从大汉开始,“三辞三让”演变成为开国帝王登基时的一种必备仪式。
像汉高帝刘邦,三让不得后,“无奈”地表示,为了国家,从了。
像是汉文帝刘恒,可能是因为非开国之主,皇位也来得突然,所以足足让了五次才上位。
这套形式又称为“三劝进”,顾名思义,是臣子们要进行三次劝进,被劝进者要连续推辞,第三次的时候才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表示接受——之所以做出过这种姿态,没什么说的,就是为了表明皇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让天下人看着,自己根本不想当这个皇帝,但大臣们强人所难,所有人都推举我,我没办法,只能勉为其难、众望所归、顺天应人。
第一让:声色俱厉、严辞拒绝
由吕布、公孙瓒、关羽、韩遂、马腾等将麾下将领首提。
吕布先开头,说什么天下初定,各地骄兵悍将日益娇纵,边关异族蠢蠢欲动,为宗庙社稷计,宜有功、德俱佳之人尽快即尊位以定众心,否则即便有孔子和孙武辅佐,也会于时局无补。
刘妍自然十分惊讶,生气的痛骂吕布大逆不道,然后其他众将开始劝刘妍,然后刘妍毅然决然的拒绝,这是第一次。
第二让:再表拒绝、口气松动
第二次就是天子刘辩。
这个一向听姐姐话的刘辩已经长大,他并非绣花枕头,但刘妍的爪牙已经遍布洛阳城内外,不论是宫内还是朝中,他谁都无法完全相信,他唯一能够相信的母亲早已被刘妍放出宫去,兄弟刘协自幼聪慧,早早的去了封地,孤立无援,只想早日解脱,结束这十年如一日的囚笼。
他生的太晚,又或者生的太早。
他没长大便已要承担起一个国家,所以他理所当然的承受不起,而被他姐姐取代;他生的太早,要他来背负天下,以至于不能够像刘协一般寻得自由。
现在,终于要解脱了。
刘妍自收复二州以后,大汉明面上就没了乱臣贼子,刘妍对北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而南方的荆州、益州、扬州等地的世家开始反抗,裹挟着州牧重新竖起了拨乱反正、清君侧的旗帜。
刘妍花费不少功夫造船训练水军,还策反了江东的孙文台,这才一举收复了叛乱的南方,继续她的改革。
如今天下除了交州全部安定,无论是武功还是文德,刘妍都已无人可以抗衡,她的思想,就是这个庞大的帝国接下来的方向,就算他刘辩不当皇帝,也无愧列祖列宗,不愧大汉百姓。
所以他的旨意言辞恳切,字字用心,细数刘妍大小功德,再将之前的帝王与自己和刘妍作比较,最后说到“……辩素闻天命不可以谦拒,惟阿姊以社稷为计,百姓为心。”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在家中偷偷啜泣,然后暗骂她刘妍稚鸡司晨,好不安分,不过他们不敢对刘妍这样说,她也就当不知道,然后按照计划再次拒绝,说这些都是将士卖力,大臣齐心,自己不过尽了职责,当不起如此夸赞,但言辞却不如上次一样坚定。
而这第三让,就是勉为其难、默以许之了。
这次要劝刘妍的是全体官员大臣。
是一场大戏啊……
多年夙愿即将实现,欣喜有之,豪情有之,感伤也略有些许。
多少人死于非命,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红昌,你说,志才现在的心情会不会如我一般?”
“殿下……”
戏志才早早的便长眠于豫州之下。
那是大汉的交通枢纽,也是真正意义上属于刘妍的第一片领土。
“好了,红昌,我猜奉孝亦未寝,派人把他叫来吧,你先去睡吧。”
“快去,明天是吉日,你也不想没有精神吧。”
任红昌犹豫再三,只叹了一口气,便退了下去,叫人去找郭嘉
以昭昭青史的名义。
…………
刚刚拒绝刘辩禅让请求的刘妍从梦中惊醒,急促的呼吸声引来了门口守夜的女官。
“殿下,发生什么了?”
这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女官,原本是宫中貂蝉冠,但不知道怎么的晋升为普通女官,最后竟然到了刘妍府中,做事稳妥,有条理,长的还好看,现在已经成了第一女官,掌管刘妍府中一应琐事,不过对刘妍的事物,她一直坚持亲力亲办,像是守夜这样的事,她从不让别人来。
按照她的话说,夜里殿下要是有什么难过的事,她还能陪陪殿下,要是别的人在守夜,殿下连伤心都不敢大声。
“红昌,我无事,不过做了个梦。”
“殿下,红昌陪着您呢,多睡一会儿吧,明天会很忙的。”
所谓“三辞三让”,最初是指主、宾相见的一种礼节,即主人三揖,宾客三让。
后指周泰伯让位于三弟季历的故事,后人称颂此举为盛德。
从大汉开始,“三辞三让”演变成为开国帝王登基时的一种必备仪式。
像汉高帝刘邦,三让不得后,“无奈”地表示,为了国家,从了。
像是汉文帝刘恒,可能是因为非开国之主,皇位也来得突然,所以足足让了五次才上位。
这套形式又称为“三劝进”,顾名思义,是臣子们要进行三次劝进,被劝进者要连续推辞,第三次的时候才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表示接受——之所以做出过这种姿态,没什么说的,就是为了表明皇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让天下人看着,自己根本不想当这个皇帝,但大臣们强人所难,所有人都推举我,我没办法,只能勉为其难、众望所归、顺天应人。
第一让:声色俱厉、严辞拒绝
由吕布、公孙瓒、关羽、韩遂、马腾等将麾下将领首提。
吕布先开头,说什么天下初定,各地骄兵悍将日益娇纵,边关异族蠢蠢欲动,为宗庙社稷计,宜有功、德俱佳之人尽快即尊位以定众心,否则即便有孔子和孙武辅佐,也会于时局无补。
刘妍自然十分惊讶,生气的痛骂吕布大逆不道,然后其他众将开始劝刘妍,然后刘妍毅然决然的拒绝,这是第一次。
第二让:再表拒绝、口气松动
第二次就是天子刘辩。
这个一向听姐姐话的刘辩已经长大,他并非绣花枕头,但刘妍的爪牙已经遍布洛阳城内外,不论是宫内还是朝中,他谁都无法完全相信,他唯一能够相信的母亲早已被刘妍放出宫去,兄弟刘协自幼聪慧,早早的去了封地,孤立无援,只想早日解脱,结束这十年如一日的囚笼。
他生的太晚,又或者生的太早。
他没长大便已要承担起一个国家,所以他理所当然的承受不起,而被他姐姐取代;他生的太早,要他来背负天下,以至于不能够像刘协一般寻得自由。
现在,终于要解脱了。
刘妍自收复二州以后,大汉明面上就没了乱臣贼子,刘妍对北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而南方的荆州、益州、扬州等地的世家开始反抗,裹挟着州牧重新竖起了拨乱反正、清君侧的旗帜。
刘妍花费不少功夫造船训练水军,还策反了江东的孙文台,这才一举收复了叛乱的南方,继续她的改革。
如今天下除了交州全部安定,无论是武功还是文德,刘妍都已无人可以抗衡,她的思想,就是这个庞大的帝国接下来的方向,就算他刘辩不当皇帝,也无愧列祖列宗,不愧大汉百姓。
所以他的旨意言辞恳切,字字用心,细数刘妍大小功德,再将之前的帝王与自己和刘妍作比较,最后说到“……辩素闻天命不可以谦拒,惟阿姊以社稷为计,百姓为心。”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在家中偷偷啜泣,然后暗骂她刘妍稚鸡司晨,好不安分,不过他们不敢对刘妍这样说,她也就当不知道,然后按照计划再次拒绝,说这些都是将士卖力,大臣齐心,自己不过尽了职责,当不起如此夸赞,但言辞却不如上次一样坚定。
而这第三让,就是勉为其难、默以许之了。
这次要劝刘妍的是全体官员大臣。
是一场大戏啊……
多年夙愿即将实现,欣喜有之,豪情有之,感伤也略有些许。
多少人死于非命,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红昌,你说,志才现在的心情会不会如我一般?”
“殿下……”
戏志才早早的便长眠于豫州之下。
那是大汉的交通枢纽,也是真正意义上属于刘妍的第一片领土。
“好了,红昌,我猜奉孝亦未寝,派人把他叫来吧,你先去睡吧。”
“快去,明天是吉日,你也不想没有精神吧。”
任红昌犹豫再三,只叹了一口气,便退了下去,叫人去找郭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