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再起刀兵(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局面必须改变,朕不能坐视天下三分而不理,朕在位之日,必将统一我天明帝国,使得我国家版图归于一统,无论国力、财富、商贸、科学、军事、政治、文化都要远超以往各代统治时期,朕必要让我天明帝国的威名传播四方,响彻天下。

    朕以女子之身继位称帝,本就是千古无双,成就前无古人之事,朕绝不做墨守成规、敬小慎微的守成之君,而是要做开疆拓土,崛兴天下、继往开来之主!”

    他的这番话宛如春雷乍响,振聋发聩,众将不由大为震惊,之前李患之带领他们与倭桑瀛人作战,众人也只是觉得这位殿下智计百出,战无不胜,对李患之的治国之道,却是毫不知情,这次返京受封,看到女皇陛下整肃朝纲,重新架构朝局,众人也没觉得有什么,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女皇陛下以此为手段扶持新人,树立自己的政治班底,也是无可厚非,压根没想到女皇陛下暗藏这般天地之志!

    此时被李患之慷慨激昂的宣告其志,众将震惊之余,无不热血沸腾,他们都是军人,本就是为国百战余生的铁血悍将,能在有这般雄才大略的君主麾下作战,将来必定不可限量。

    “朕的心意,你们又能明白吗?朕岂会在乎什么胜败之名?若是天要朕败,那乃是天意,非战之罪,若是天选朕为成就大业之人,尔等必要随朕名垂青史,万古流芳!岂能拘泥于旧礼?

    朕之心意,天日可表,今番对尔等言明,从今日后,谁也不必以旧礼约束于朕,若愿随朕之志,纵横天下者,便奉朕旨意从事,若不愿者,朕绝不勉强!

    不知尔等可愿否!?”

    李患之最后仿佛是在宣告自己的意志绝不动摇,又像在昭示之后的前途无量,厉声向众将问道,这一声,宛如激起死水的千斤巨石,要掀起众将心中的惊涛骇浪。

    霍清明、左英升等人听罢李患之的问话,齐齐跪倒,眼中满含热泪,口中大声答道:“臣等继之以死,敢不听陛下之言,愿随陛下之志,挥斥四海,靖略八方,一身一命唯陛下是从!”

    李患之见众将已被自己点起了滔天之志,不觉喜上眉梢,他附身扶起霍清明及左英升,又命其余众将免礼起身,这才面带笑意说道:“既如此,朕意已决,要亲统大军前往御敌,此番不仅要将来犯之敌击败,还要乘势夺取对方的江北地区,以为来日北进之根基。”

    “谨遵陛下圣谕!”这一次,众将没有再反对李患之御驾亲征,而是齐声领命,他们此刻心中只希望尽快赶到战场,在这位女皇陛下的带领下,建立属于自己的绝世武功。

    第二日,李患之颁下谕旨,禁军总领霍清明封为平北将军,为大军前部先锋,统兵五万先行,征南将军杜明为左路,征东将军左英升为右路,李患之御驾亲统大军为中路,共计十五万大军,战鼓喧天、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向北而进。

    霍清明骑在战马之上,一身戎装,手提画戟,望着随自己向前行进的大军,心中真是有种说不出的畅快,他原本就是战场厮杀的勇将,只因萧氏一族的打压,才被老皇帝收入羽林军中,成为统领,后来更是凭借除历王萧威之功,坐上了禁军总领的位置,手握京畿戍卫大权,看似威风八面,风头一时无两。

    可这并不是他希望过的生活,霍清明身为武将,志在疆场,杀敌立功报效国家才是他渴望的,这次女皇陛下命其为前部先锋,真的是让他大喜过望,他暗下决心,这次一定要让天下人看看,他霍清明这天明帝国第一武将的名头绝不是浪得虚名。

    此刻虽然出了京城,正在向北行进,但是他的心中早就急不可耐,他此刻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淮北战场,沸腾的热血让他的脸色有一抹潮红,他向身后的副官命令道:“传令,让大军加快速度,似这般何时才能抵达,军情如火,耽搁不得,今晚务必赶到樊林城!”

    “是!”副官答应一声,转身向下面的各路千户传令,虽然口中毫不犹豫的答应,但是这位副官心中却是暗暗叫苦,樊林城是京城北路的一处中等城市,过了京畿重镇襄城再往北行三十里才能抵达樊林城,襄城距京师三十余里,已经是正常行军的一日的两倍路程,这样的急行军,是身穿铠甲的士兵极难应付的情况,但是看样子霍将军似乎心急如焚,他也不敢多言,只得传令去了。

    得到了命令的千户们也是暗中叫苦,但是霍将军有令,不敢不从,于是喝令军士加快速度急急而行,狂奔半日才算是勉强赶到了樊林城,等大军抵达樊林之时,已经是疲惫不堪,人人满身满脸的汗泥,看上去和叫花子差不多少,让人啼笑皆非。

    霍清明打马而过,看着这一众狼狈不堪的士兵,顿时心中生出一股不安,但是哪里不对,他却是一时说不清楚,正在他眉头紧锁凝神思虑之际,副官匆匆而来,低声向他言道:“将军,女皇陛下命人送来一封信,请您过目!”

    说罢,递给霍清明一封信件,这是普通的纸张所写,并非圣旨专用的黄色纸张,故而不算是正规的圣旨,霍清明知道这是女皇陛下不想大张旗鼓的发表她对自己说的话,故而也没有跪接,而仅是双手恭谨的接过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