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奇怪的老槐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来,晾干之后拌点面粉,拌好之后蒸熟。上面倒点花椒面,辣椒面,葱花,热油一泼,真是那个时代的美味。

    吃起来又劲道又香。但是现在没有人会做,大家也都嫌麻烦,不做。

    孩子们帮大人在槐树下捡着槐米,拾着槐米豆,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在与老槐树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温暖,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温馨。

    大人们休息一个中午,到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准备下地劳作,孩子们有的跟着大人去地里边玩。有的就在村子里槐树底下玩。

    庄稼地里棉花长势正好。棉花到收的时候,每天都有开白的。每家每户几乎都种的棉花。原来人生活中离不开棉花,纺一些线织抹布。

    织布做褥子,衬衣。好一点儿的棉花留出来给儿子娶媳妇用,或者是嫁女儿陪嫁妆用。干完农活准备回家的时候,每个人都给竹笼上面摘一点儿青辣椒,摘几个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地里边种的菜的种类很多。

    豇豆干了再摘上几把回家做豇豆沫糊。原来人吃饭几乎所有食材不用买,都是自家地里种的,一切干完天也快黑了,人们陆陆续续就准备回家。

    第二天,当第一缕阳光刚刚划破黑夜的帷幕,温柔地洒在大地上时,村庄里的村民们就已经纷纷起床,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身着朴素的衣裳,脚蹬布鞋,肩上扛着农具,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田间。

    清晨田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青草的芬芳。草地上农作物上面都是晶莹的露珠,干上一会儿活,半个裤腿已经被露水打湿了。

    村民们来到自己的田地边,放下农具,开始了辛勤的劳作。他们有的弯腰插秧,有的挥舞锄头除草,有的则细心地灌溉着庄稼。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专注和勤劳的神情,他们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换来丰收的喜悦。

    在阳光的照耀下,村民们的汗水不断地流淌下来,但他们并没有丝毫的停歇。他们默默地耕耘着,仿佛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自己的希望和梦想。

    田地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那是村民们在劳作之余互相交流的声音,他们分享着彼此的经验和故事,让枯燥的劳动变得充满了生机和乐趣。邻家也相互帮忙。

    用架子车拉上几袋子化肥,邻家人就会来帮忙,村民们都很淳朴,村子里边儿不管哪一家有事情都会相互去帮忙。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也逐渐升高。村民们的劳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他们依然坚守在田间,为了丰收的目标而努力着。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诠释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乡间的小路上,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终于结束了农活,踏上了回村的归途。他们的身影在金色的光芒中显得格外疲惫,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男人们扛着锄头,迈着坚实的步伐,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天的收成。女人们则背着装满蔬菜和水果的篮子,手中还牵着年幼的孩子。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玩耍了一天,此刻也有些疲惫,但他们依然兴奋地讲述着自己的发现和趣事。

    一路上,村民们相互问候,分享着彼此的喜悦。他们谈论着庄稼的长势,讨论着如何改进种植技术,期待着下一季的丰收。田间的微风拂过,带来了阵阵泥土的气息和农作物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当他们走进村子时,炊烟袅袅升起,各家各户的厨房里传来了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饭菜的香味。这是家的味道,是辛勤劳作一天后最温暖的慰藉。村民们加快了脚步,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享受这温馨的时刻。

    在这个宁静的乡村里,村民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快乐和希望。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守护着这片土地,传承着世代相传的农耕文化。

    秋季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刻,早晚凉快,但是中中午紫外线很强,很热。村民们不顾炎热趁着天气好,加紧的把自家地里边的农作物收完把小麦种上,这一年就到头儿了。

    到了冬天,是村民们最惬意的时光。女人会把提前收拾好的鞋底子拿出来,把一年家里老老少少的布鞋做完。

    而男人则没事干,有的出去打工挣点钱,有的就待到家里。进入腊月,人们陆陆续续的就开始置办年货,打扫庭院,蒸年馍,洗衣服。

    一冬天虽然没有农活儿,但是家里边的活也很多。冬天白天时间短,做完两顿饭干不了啥活,天就黑了。

    那个年代天气冷,人们也没有生炉子。太阳刚一落山,人们陆陆续续都关紧大门回家了。用玉米杆儿把炕烧的热腾腾的,一家人早早的上了炕。

    那会也没有电视机,一家人坐在炕上就打打扑克牌,谝谝闲传。也是很温馨惬意的时光。

    每年正月,村庄里弥漫着一股祥和而庄重的氛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村民们自发地聚集在老槐树下,为全村人祈福。

    老槐树被全村人称为”神树“。保佑着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