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差了八条街的价值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翌日中午,如兰叫了京中有名的首饰铺子庆福堂到府里,按照惯例开始给府里的主子打造首饰。

    其实也就俩人,一个她,一个安饶。

    这会儿的贵族日子过得奢靡,京中的贵夫人和格格佩戴的首饰,一般都不是买现成的,容易跟人家重复不说,质量还不咋好。

    虽然安饶看着已经是很好的了,但是架不住她们的眼光高,从来都是画了图样,请大师傅去打出来的。

    如兰这次花了大价钱,各种簪子,叉子,珠花,手镯,项链,一次性给安饶打了不少,都是府上画好了花样,再让人打的,其中最好看,也是珍贵的是一支花丝镶嵌红宝石蝴蝶簪。

    花丝镶嵌是一门非常复杂的手工技艺,需要先将金子融化,拔成细丝,通过镶嵌宝石、珍珠或编织等工序,最后制成的精美首饰。

    庆福堂的花丝镶嵌更是工艺复杂,大致可分掐、填、攒、焊、堆、垒、织、编八种手法,技艺精湛,造型优美,花样繁多,跟宫中造办处的手艺比起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选完了首饰之后,安饶盯着上门的婆子,倒是想起了她之前看过的一部清穿小说。

    她之前看电视剧上演的或者小说写的,动不动主角就开铺子做生意,火遍全城,富甲天下,结果等她来了之后才知道,这些都是在胡扯。

    京城繁华地界的铺子都是有主的,背后的主子一个比一个惹不起,想开铺子也要看看自己能不能租到铺面。

    更何况,你想出来一个赚钱的法子又怎样,有命赚也要有命花,封建时代,命如草芥真不是说说的。

    没有足够的身份,赚的再多的钱也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运气好一点,奉上钱财,性命无碍。

    运气差一点,被夺财害命,破席一卷,归于乱葬岗。

    短短几天时间,安饶就已经感受到了这里的残酷,了解的越深,就越不敢轻举妄动,每天的精力都用在学习和养伤上了。

    要不是如兰喊她过来,她今天也不会出门。

    送走了庆福堂的管事的,如兰端起茶抿了一口,说道:“常言道,先敬罗衣后敬人,有时候必要的装扮是必不可少的。咱们家现在虽说也没几个人,但是该有的排场绝对不能少,省得让人家看咱们孤儿寡母的笑话。”

    安饶对这个观点很赞同,默默点了点头。

    如兰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

    在额林珠的记忆中,当年她阿玛莫洛受到鳌拜的牵连被罢官,那会儿全家都过得如履薄冰。

    伊尔根觉罗府更是门可罗雀,连同族亲人都没几个登门的,全家人算是尝尽了人情冷暖。

    虽然后来莫洛有惊无险,甚至在仕途上还更上一层楼,但那段日子仍然是家里人心中的阴影。

    因此如兰就分外要强一些,怎么都不肯在外人面前掉面子,她几不可闻的叹息:“说起来,额娘的忌日也快到了,我这心里一想到这件事怎么都不痛快……”

    提起李佳氏的忌日,安饶和如兰的情绪都有些低落。

    而李佳氏也是为人宽和,对原主这个亲女儿自然不用多说,那真真是疼到了心坎里,从小到大生怕她受了任何委屈,刚出生就琢磨着给她攒家底了。

    难得的是,她对如兰这个儿媳妇那也是没话说的,从如兰嫁过来的那天起,就是手把手的教她为人处世的道理,掌家理事的方法。

    这么多年,常安连个妾室通房都没有,可见她这个婆婆对如兰有多好了。

    要知道在这个操蛋的时代,婆婆最喜欢的就是给儿子塞女人了。

    这两位长辈的离世,不止原主兄妹,如兰这个儿媳也是难过的紧。

    “哎!你大哥上次来信还说自己不孝呢,父亲去世没能守孝,母亲去世也没法儿回来奔丧,他怕是心里不好受的紧呢!”如兰失落道。

    常安这些年一直在战场上,他骁勇善战,康熙也不舍得这一员猛将回家丁忧,直接下旨恩准夺情。

    也就是说前几年常安一直都是戴孝出征,根本没来得及回家奔丧,偌大一个家族就靠如兰一个人操劳,他心里自然不好受。

    如兰担心夫君,安饶也只能挑好听的话安慰她:“咱们抽时间去给大哥求一个平安福,好保佑大哥平安归来。”

    如兰除了担忧丈夫安危,其实还忧心另一件事,“你大哥眼看都到了而立之年了,膝下却只有一子,子嗣如此稀薄,你说我怎能不着急呢!”

    安饶瞬间无语,他又不是没孩子,着急个啥?

    如兰左右看了一眼,周围的丫鬟婆子都很上道的都退了出去。

    看着人都走了,如兰才拉着安饶的手说:“我也不是那种不能容人的,你大哥待我情深意重,我又怎能看着他膝下单薄呢!”

    言下之意就是,如兰想给老公纳妾了。

    安饶:“……”

    常年不回家,家里的家务也不帮着分担,孩子也不管,几个月才来一次信,这就叫情深义重了?

    你这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