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弹劾起(3/3)
地提醒道。
“朕知道。”赵煦断然地地将手里的两张纸递给梁从政,“烧了吧!”
说完,赵煦缓缓地走到了大殿靠后的一面屏风前,这面看似普通的屏风,正面便是廖廖几笔的山水之画,背面却是各种随意写上的各个姓名,它也是神宗皇帝留下的旧物。
将自己在日常处理政事中听到的印象深刻的属臣姓名随手记在屏风上,这是自唐太宗时,便开始在皇帝中出现的习惯。
在宋朝,尤其以他的父皇神宗皇帝为甚。而这些因为各种机缘写上屏风的姓名,日后也大多数成为了神宗皇帝在熙丰改革年前,锐意进取、狂飙突进时的各个肱股之才。
赵煦看着这些名字,也在畅想着如果他能亲政,在此刻,他是否会在这张屏风上写下秦刚的名字?
突然,他转过头对梁从政说:“找个机会,给刘惟简送送行。”
梁从政错谔了一下,转而低头应道:“臣明白。”
梁从政是赵煦即位之后就一直跟着身边的宦官。相对于其他人,他更忠心、更懂得理解赵煦的眼色。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梁从政说话不多,对外也不显张扬,高太后曾因各种原因调换赵煦身边的侍从,却一直没有动他。
也就只有与梁从政两人单独在一起时,赵煦才会偶尔吐露几句自己的心声。
注一:宋蔡绦撰《铁围山丛谈》里所写:哲宗即位甫十岁,於是宣仁高后垂帘而听断焉。及寖长,未尝有一言。宣仁在宫中,每语上曰:\\\"彼大臣奏事,乃胸中且谓何,奈无一语耶?\\\"上但曰:\\\"娘娘已处分,俾臣道何语?\\\"因原文所述时间不详,用在本章,也不算改其本意。
注二:关于赵煦所重用的宦官记载不多,梁从政之后是废孟皇后一事主谋之一,说明他深得赵煦的信任。而刘惟简在宋史有传,其历三帝一后执政,可见其人情事故较为圆滑。他不仅在高太后执政期间也屡有记录,在高太后死后还能被赵煦再用,所以推断其见风使舵能力较强。
“朕知道。”赵煦断然地地将手里的两张纸递给梁从政,“烧了吧!”
说完,赵煦缓缓地走到了大殿靠后的一面屏风前,这面看似普通的屏风,正面便是廖廖几笔的山水之画,背面却是各种随意写上的各个姓名,它也是神宗皇帝留下的旧物。
将自己在日常处理政事中听到的印象深刻的属臣姓名随手记在屏风上,这是自唐太宗时,便开始在皇帝中出现的习惯。
在宋朝,尤其以他的父皇神宗皇帝为甚。而这些因为各种机缘写上屏风的姓名,日后也大多数成为了神宗皇帝在熙丰改革年前,锐意进取、狂飙突进时的各个肱股之才。
赵煦看着这些名字,也在畅想着如果他能亲政,在此刻,他是否会在这张屏风上写下秦刚的名字?
突然,他转过头对梁从政说:“找个机会,给刘惟简送送行。”
梁从政错谔了一下,转而低头应道:“臣明白。”
梁从政是赵煦即位之后就一直跟着身边的宦官。相对于其他人,他更忠心、更懂得理解赵煦的眼色。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梁从政说话不多,对外也不显张扬,高太后曾因各种原因调换赵煦身边的侍从,却一直没有动他。
也就只有与梁从政两人单独在一起时,赵煦才会偶尔吐露几句自己的心声。
注一:宋蔡绦撰《铁围山丛谈》里所写:哲宗即位甫十岁,於是宣仁高后垂帘而听断焉。及寖长,未尝有一言。宣仁在宫中,每语上曰:\\\"彼大臣奏事,乃胸中且谓何,奈无一语耶?\\\"上但曰:\\\"娘娘已处分,俾臣道何语?\\\"因原文所述时间不详,用在本章,也不算改其本意。
注二:关于赵煦所重用的宦官记载不多,梁从政之后是废孟皇后一事主谋之一,说明他深得赵煦的信任。而刘惟简在宋史有传,其历三帝一后执政,可见其人情事故较为圆滑。他不仅在高太后执政期间也屡有记录,在高太后死后还能被赵煦再用,所以推断其见风使舵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