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送别(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叹世间无常,但也未必尽是愁事,或许也是得偿旧愿的一个良机罢了。”

    说罢便占出一首七绝而来:

    “俯仰觚棱十载间,肩舟江海得身闲。平生孤负僧床睡,准拟如今处处还。”

    陈师道与秦观相处甚久,知其久研佛经,常有出世修行之心,此诗中所云的“僧床睡”,便是他想表达的其中一个心愿。

    诗是好诗,但其中甘苦怨难之情却是令在场诸人深有体会,又为之叹息。

    可能也察觉出自己诗中有了太多的消极意味,秦观赶紧转身道:“都怪我,平时诗词怨艾惯了,今日再得文叔与履常亲自送行,自是难得的幸事。对了,徐之,你多有急才,不如由你来帮为师作篇送行诗词,答谢两位师叔以及在场的众人吧!”

    “好哎好哎!”李清照耳朵尖,听得要秦刚作诗,早已跑过来,其他诸人此时话也谈得差不多,也都聚在一起,想要亲眼见见之前久负盛名的秦刚现场作诗。

    “呵呵。”想不到能被老师将了一军,秦刚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便说,“刚才老师也讲了,送别之时,也别总是悲苦落泪之事,今日之景、此时之情,不如听秦刚给各位唱个曲子吧!”

    其实,宋词原本就是曲词,每个词牌都会有固定的曲调,宋人作出词后,多为现场吟唱之用,而秦刚此时所言的唱曲,便是自己亲自演唱的意思。

    大家也都屏息以待。

    “长亭外,古道边,”

    秦刚唱的这首《送别》,是近代音乐家李叔同根据一首美国歌曲重新填词而作,作曲者是美国人,但却是浓浓的东方国风的曲风,配合此时秦刚低沉的嗓音,一开口就镇住了众人。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更关键的是,歌词契合着此时此刻的长亭、古道、芳草、拂柳,甚至还有即将西落的夕阳,竟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歌词虽凄美但不忧伤、曲调婉转但无哀怨,秦刚独特的歌声竟把周围也在送行作别的人都吸引得围观过来,或者说,早在之前秦观作诗时,就有人注意过来了。

    秦刚继续唱道: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清照等人的眼中开始有了泪花。

    “长亭外,古道边……”没想到当秦刚再一次重复这一旋律时,亭外竟然响起相适宜的和弦曲调,秦刚口中歌声未停,转首看去,见似是旁边送行人家请来的一位歌伎正在专心抚琴和曲。

    这《送别》的曲调平和,在懂得乐理之人的耳中,听得两遍,便能奏出和弦,也属正常。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回,唯有别离醉。”

    两段歌词唱完,尤其是后一段有了古琴旋律的伴奏,让人听得是如痴如醉,却是唯美得忘记了落泪。

    良久,周围的人群中爆发一阵阵掌声与喝彩声。

    此时,却见方才弹琴伴奏的那名歌伎,起身走到近前,盈盈一拜道:“奴家抱月楼李湘月,今天在此伴人送客,方才听闻这位小官人所唱曲调甚为心动,擅作主张弹琴伴奏,唯恐污了各位官人的耳听,特来陪罪。”

    “哈哈,不妨不妨。”秦观却是先乐了,“既是湘月姑娘的妙手拨弦,与我小徒的词曲倒是相配啊!”

    李湘月这才注意到秦观,她倒是认识的,赶紧上前拜礼道:“不知竟是秦大官人在此,奴家过于冒失了。既听说唱曲之人是秦大官人之徒,那么这位小官人便应该是那《少年华夏说》与《金鸡报晓》的作者秦宣义郎了吧!”

    秦观对此甚为得意。

    倒是陈师道笑说:“湘月姑娘乃是京师弦乐一绝,却能知晓《少年华夏说》,倒是见识不凡。”

    李湘月再次拜谢后,却是对秦刚问道:“奴家不敢多打扰各位,只是甚爱刚才之曲,不知是何格律何词牌名?”

    秦刚笑道:“此曲名为‘送别’,并非词牌,乃是寻常游戏自唱之曲。”

    “哦,原来是秦宣义自创曲牌,难怪从未听过。”李湘月却紧接着说:“奴家有个不情之请,想请秦宣义准许奴家在京城首唱此曲。”

    秦刚已听陈师道说此女乃京师歌伎中的弦琴高手,便爽快地说:“既然今天与姑娘如此有缘,此曲便赠予姑娘便是了。”

    李湘月听了大喜。先前她只是恳求准许首唱,这首唱虽好,哪比得上秦刚所言的“赠曲”。因为一旦是将此曲赠于她后,此曲若非她点头,这京师勾栏瓦舍也将只有她一人方可演唱。

    这京城歌伎,姿色技艺是一个方面,但若能遇上哪个词诗大家,能有那么一两首可以独自专唱的绝世名作,这才是真正出名出头的好机会。

    待得李湘月再三拜谢而去,却是三步一回首,目光流波不止。

    一旁的陈师道摇头说道:“幸好徐之今日便就离京,否则再多留数日的话,这京城勾栏瓦舍处的秦大官人之名,就要换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