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遍立书馆(2/4)
情,说明其虽为禽兽,也曾有仁义之情。再观北酋西夷,虽为人形,却常行背信弃义之事,此便为人却仍不讲仁义者。何如?”
秦刚这是给诸位学政提出了一个偏哲学思考的问题了。
结果底下还真有人能答得上来,一中年学政官上前答道:“禽兽虽有善举,然不知其仁义,故泯然也;世人纵多恶行,却知其不仁义,天下谴之,终能感化也!”
“善也!”秦刚喜道,再问,“究其因何故也?”
“下官不知,请学政使提点。”那学政官回道。
“书卷也!”秦刚则明确给出了答案,“圣人造字,述以成书,则仁信可记,礼义可叙,文化得以传承。故人与禽兽之别,虽在仁义之约束,却有赖于书卷之记述,中原之人崇读书而明仁礼,明仁礼而为华夏;失礼则为蛮夷,再失则为禽兽,何也?无读书也!”
秦刚这是将先秦以来关于“华夷之辨”的观点搬了出来,指出区分华夷的标准是有否礼仪,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能否弘扬礼仪的关键则在于读书。
“于我华夏之地,广设图书馆,此提议出自我身边的这位李伯纪。”秦刚不忘推荐一下站在第一排的李纲,后者此时慌忙向眼前的众位学政官员行礼。
秦刚继续说道:“学而无书,事倍功半;学而有书,事半功倍。欧阳文忠公曾有言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诗圣杜子美更有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曰‘书籍乃士人进步的阶梯’……”
秦刚一不小心说滑了嘴,却发现底下众人皆沉醉于他所讲的这些至理名言之中,唯有最前面的李纲正努力思考着,顺便小声询问:“老师,这高什么基是何人?”
秦刚没去理会他,又一连串地讲出了他在后世听得耳朵都能出老茧的一大堆读书名言:“书籍是打开智慧的钥匙;读一本好书,便似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这最后一句是汉时大儒刘向刘子政之语。”李纲不再发问,而是对着一旁的学政官员喃喃自语,“想必其它之语皆是出自老师之手,老师之智慧,何异于圣贤之人乎。”
“学政使精言妙语,下官当牢记于心!”
属官们的马屁秦刚也不去管了,只要他们能把这些话都能记住,也算是一件不错的事。
“所以,本使在西北诸地,不求各位多设学堂、多招贤师,现决定,每州县拨款五十贯,因地制宜,设一‘官立图书馆’,入馆之书,不求新旧,但必是精校之本。本使并以个人名义,向各地建成之图书馆,每馆各捐书一百本。”秦刚最后作了自己的首次施政决定。
这每个地方五十贯的费用看起来并不多,但是西北人少,官府空屋甚多,稍稍花点钱,整修一下,便足以办些书架书桌,余者还可收购些旧书。更何况学政使还表示了,其实花费最大的购书一块,他已用个人名义捐出了一百书,有此示范,其实各地都会有些乡绅大户,向他们每家募捐几本书籍,岂不是又得名声、又显风雅之大好事情?
至于图书馆设立之后的看护、维持、管理之事,这便就是交给各位学政官们自己去谋划的了,哪能是上官帮你把所有的问题全解决了呢?
之后,又有一地方学政提出,听闻学政使来西北收容了大量孤童成立了童子营,不仅供其吃穿,还能教其文化,希望能一瞻其况。
秦刚看了看这个官员,心底默默地给他加了一个马屁精的标签,不过口头上也是应承了其请求:“大家可随我来。这孤童在各地皆有,本官此举,不敢求各位皆来仿效,日后但有其想入图书馆求读,望能依圣人‘有教无类’之训,不以其穷弊而拒之,顺手供以食水,便为大善也!”
众人皆言:“善也!”
秦刚携各地学政官来童子营观摩,负责的黄友喜出望外,不仅卖力的向众位官员展示了童子营中孩子们在操场上的整齐规范操练,更是带他们聆听了课堂中学习时的朗朗书声。
只是听了课堂里的朗读之声之后,秦刚的脸色突然一变,急忙把黄友拉在一边问道:“这堂上学生所诵读的是何?”
黄友一听,便颇为自得地讲道:“回禀老师,学生在教习这些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基础都比较差,原来蒙学所用的《千字文》对于他们来说,有点拗口难读,好多孩子四个字一句的总是给我漏一个字。于是学生就想,不如改成三字一句,岂不更容易,所以就改成这样来教他们了!”
黄友短短的几句话,却是说得秦刚心底大震。当初盼兮去读蒙学之时,他便知道,当时的私塾蒙学教材,多为《千字文》以及《百字姓》,都是四字一句,而且就如黄友所说,其实成句都十分拗口难记,其实并不十分适合孩子启蒙所读。
秦刚之前曾经想过《三字经》,但记忆中,那应该要到南宋中后期才会出现。不过,此时黄友的说法,则证明一定会有人已经注意到了此时蒙学教材的种种不足,三字经的前身在此时出现,并不稀奇,正好现在有两路的学政官员都在这里,秦刚决定好好
秦刚这是给诸位学政提出了一个偏哲学思考的问题了。
结果底下还真有人能答得上来,一中年学政官上前答道:“禽兽虽有善举,然不知其仁义,故泯然也;世人纵多恶行,却知其不仁义,天下谴之,终能感化也!”
“善也!”秦刚喜道,再问,“究其因何故也?”
“下官不知,请学政使提点。”那学政官回道。
“书卷也!”秦刚则明确给出了答案,“圣人造字,述以成书,则仁信可记,礼义可叙,文化得以传承。故人与禽兽之别,虽在仁义之约束,却有赖于书卷之记述,中原之人崇读书而明仁礼,明仁礼而为华夏;失礼则为蛮夷,再失则为禽兽,何也?无读书也!”
秦刚这是将先秦以来关于“华夷之辨”的观点搬了出来,指出区分华夷的标准是有否礼仪,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能否弘扬礼仪的关键则在于读书。
“于我华夏之地,广设图书馆,此提议出自我身边的这位李伯纪。”秦刚不忘推荐一下站在第一排的李纲,后者此时慌忙向眼前的众位学政官员行礼。
秦刚继续说道:“学而无书,事倍功半;学而有书,事半功倍。欧阳文忠公曾有言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诗圣杜子美更有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曰‘书籍乃士人进步的阶梯’……”
秦刚一不小心说滑了嘴,却发现底下众人皆沉醉于他所讲的这些至理名言之中,唯有最前面的李纲正努力思考着,顺便小声询问:“老师,这高什么基是何人?”
秦刚没去理会他,又一连串地讲出了他在后世听得耳朵都能出老茧的一大堆读书名言:“书籍是打开智慧的钥匙;读一本好书,便似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这最后一句是汉时大儒刘向刘子政之语。”李纲不再发问,而是对着一旁的学政官员喃喃自语,“想必其它之语皆是出自老师之手,老师之智慧,何异于圣贤之人乎。”
“学政使精言妙语,下官当牢记于心!”
属官们的马屁秦刚也不去管了,只要他们能把这些话都能记住,也算是一件不错的事。
“所以,本使在西北诸地,不求各位多设学堂、多招贤师,现决定,每州县拨款五十贯,因地制宜,设一‘官立图书馆’,入馆之书,不求新旧,但必是精校之本。本使并以个人名义,向各地建成之图书馆,每馆各捐书一百本。”秦刚最后作了自己的首次施政决定。
这每个地方五十贯的费用看起来并不多,但是西北人少,官府空屋甚多,稍稍花点钱,整修一下,便足以办些书架书桌,余者还可收购些旧书。更何况学政使还表示了,其实花费最大的购书一块,他已用个人名义捐出了一百书,有此示范,其实各地都会有些乡绅大户,向他们每家募捐几本书籍,岂不是又得名声、又显风雅之大好事情?
至于图书馆设立之后的看护、维持、管理之事,这便就是交给各位学政官们自己去谋划的了,哪能是上官帮你把所有的问题全解决了呢?
之后,又有一地方学政提出,听闻学政使来西北收容了大量孤童成立了童子营,不仅供其吃穿,还能教其文化,希望能一瞻其况。
秦刚看了看这个官员,心底默默地给他加了一个马屁精的标签,不过口头上也是应承了其请求:“大家可随我来。这孤童在各地皆有,本官此举,不敢求各位皆来仿效,日后但有其想入图书馆求读,望能依圣人‘有教无类’之训,不以其穷弊而拒之,顺手供以食水,便为大善也!”
众人皆言:“善也!”
秦刚携各地学政官来童子营观摩,负责的黄友喜出望外,不仅卖力的向众位官员展示了童子营中孩子们在操场上的整齐规范操练,更是带他们聆听了课堂中学习时的朗朗书声。
只是听了课堂里的朗读之声之后,秦刚的脸色突然一变,急忙把黄友拉在一边问道:“这堂上学生所诵读的是何?”
黄友一听,便颇为自得地讲道:“回禀老师,学生在教习这些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基础都比较差,原来蒙学所用的《千字文》对于他们来说,有点拗口难读,好多孩子四个字一句的总是给我漏一个字。于是学生就想,不如改成三字一句,岂不更容易,所以就改成这样来教他们了!”
黄友短短的几句话,却是说得秦刚心底大震。当初盼兮去读蒙学之时,他便知道,当时的私塾蒙学教材,多为《千字文》以及《百字姓》,都是四字一句,而且就如黄友所说,其实成句都十分拗口难记,其实并不十分适合孩子启蒙所读。
秦刚之前曾经想过《三字经》,但记忆中,那应该要到南宋中后期才会出现。不过,此时黄友的说法,则证明一定会有人已经注意到了此时蒙学教材的种种不足,三字经的前身在此时出现,并不稀奇,正好现在有两路的学政官员都在这里,秦刚决定好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