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建邦明志(1/4)
唐城是秦刚此行到达流求后的最后一站。
此时再见李峰,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在菱川书院中胆小谨慎的竹匠之子,也不是在处州时混迹于工匠之间的研学夫子。
由于长期的日晒雨淋,他都已经拥有了后世最为推崇的那种小麦色皮肤,来不及清理的胡茬更显出如今的成熟与历练。
“学生见过老师!”见了秦刚,李峰依旧十分恭敬,带着众人,走上了临海的一处山头,兴奋且有条理地介绍着这座已经总结了秦城与汉城的建设开发经验之后,带同时也是有着更加雄厚的资本而要建设的第三座城市与海港。
秦刚听着李峰的侃侃而谈,也关注到了身边众人的兴奋与他们偶尔看向更远方时一瞬而过的迷茫,心里暗道:“是该到了明确接下来的总体方向的时候了。”
出于最初过来时的谨慎考虑,唐城建设规划的根据地营寨,建在了盐水溪入海口自然冲积而成的一块河洲上,李峰在与内陆平原的隔河之间建了一座吊桥交通,这样,根据地营寨的防卫压力也就大大地减轻了。
在这里,秦刚终于聚齐了所有人。
虽然会议是由他来主持,却依旧让秦观居于上座,他坐在其右手,在其左边分别是顾大生、林剑与李峰,而宫十二、谈建则坐在他右边,黄小个因为要负责给会场里的众人斟茶添水而得以参加这个会议,显得更为激动。
“各位,去年三月,我们一起越过茫茫大海,来到了这片土地上。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我们便迁来了数万民众、开垦出了百万亩的良田、还建成了三座宏伟城市的雏形。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拥有了自己强大的神居军,控制了这一片的海域。所以,这一路走来,其间的甘苦滋味,只有眼前的各位心里知晓!”
秦刚开场的这番话,说得在座各人皆是心里一热:是啊,才两年不到的时间,他们居然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果,但是更有人心里明白,这些都得益于秦刚的关键决策与总体部署,否则的话,只说一点:一年多前,谁曾听说过流求这个地方吗?
“但是,前进的道路上,走得太快,却不知我们去往何处,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当然,我们中的有些人,会把明确方向的这件事,完全信赖地交在了我的手上。”听到秦刚说到这里时,宫十二及黄小个皆是把自己的胸向前挺了挺,认为说的是自己,而且很为这一点而自豪。
当然秦刚并没有在意这些,而且继续说道:“只是,信赖是你们的选择,方向却成了我的责任。流求的明天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最终要走向哪里?我想在今天,跟诸位正式公布这张绘在我心底的蓝图!”
这间临时充作会议厅的房间里一片静寂,有人有猜测、有人还有疑惑、也有人开始兴奋。
“虽然此时的我,开始有了清晰的决定,但我还是要老实地告诉各位,一开始的时候,我的确没有想好,也不得不向各位承认,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并非是我的本意,又或者说,并不是由于我的什么高瞻远瞩!”
秦刚一边说着,一边踱到谈建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膀继续说道:“建哥是这里面跟我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位,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所以你最有发言权。我虽然读书稍微好一些,认的字相对多一点,但我的理想就从来没有那么宏大过。很小的时候,我还想过,要是能像老师那样,有幸结识到苏徐州那样的大贤便是此生无憾的选择了。但是,生活的艰辛、让我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想着能用读书学到的知识,帮助父亲将小杂货铺支撑起来,让一家人从此能够吃上饱饭便心满意足。”
一席话说得李峰也甚是动容,或者说,这也是他当初放弃普通学堂而进入菱川书院的最初理想。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微薄愿望,也不能被生活中的恶意所包容。所幸,我能以秦姓在家乡依附上了老师的家族,能够以老师及师母的宽厚仁爱得以庇护。”这句话说得秦观甚为感慨,命运的便是如此将他们师徒二人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那时的我在想,好好读书吧!可以像老师那样,考个进士,拥有一个可以庇护家人、荫泽乡邻的官身。小个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身边的吧!”黄小个默默地贴身站在了他的身后。
“可是,进入京城后,向老师学习得越多,心里的郁闷就越强:为何如老师、如苏学士这般满腹经纶、一身仁义的好官员们却会尽数皆被打击弃用,而那些只需要无条件站队、甚至吹牛拍马之辈竟都能占据高位?所以,那时我的理想,唯有想着给这老师一份报恩,给这世间的学问以一份公平,这便是我随老师从京城前往处州时的初衷。”
黄小个忍不住插口问:“大爷如果先去当官,当了大官不是更能帮得了秦大官人么?”
“别忘了,此时当官的前提是认可他们‘党同伐异’的标准,这样的官只有踩着各位的头顶才能走上去啊!”秦刚一言中的,黄小个恍然大悟。
秦刚此时踱到了顾大生、林剑以及宫十二的这边:“原本说,官匪不相容,可我与驷哥的缘份却让我见识到了大宋社会的另一个层
此时再见李峰,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在菱川书院中胆小谨慎的竹匠之子,也不是在处州时混迹于工匠之间的研学夫子。
由于长期的日晒雨淋,他都已经拥有了后世最为推崇的那种小麦色皮肤,来不及清理的胡茬更显出如今的成熟与历练。
“学生见过老师!”见了秦刚,李峰依旧十分恭敬,带着众人,走上了临海的一处山头,兴奋且有条理地介绍着这座已经总结了秦城与汉城的建设开发经验之后,带同时也是有着更加雄厚的资本而要建设的第三座城市与海港。
秦刚听着李峰的侃侃而谈,也关注到了身边众人的兴奋与他们偶尔看向更远方时一瞬而过的迷茫,心里暗道:“是该到了明确接下来的总体方向的时候了。”
出于最初过来时的谨慎考虑,唐城建设规划的根据地营寨,建在了盐水溪入海口自然冲积而成的一块河洲上,李峰在与内陆平原的隔河之间建了一座吊桥交通,这样,根据地营寨的防卫压力也就大大地减轻了。
在这里,秦刚终于聚齐了所有人。
虽然会议是由他来主持,却依旧让秦观居于上座,他坐在其右手,在其左边分别是顾大生、林剑与李峰,而宫十二、谈建则坐在他右边,黄小个因为要负责给会场里的众人斟茶添水而得以参加这个会议,显得更为激动。
“各位,去年三月,我们一起越过茫茫大海,来到了这片土地上。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我们便迁来了数万民众、开垦出了百万亩的良田、还建成了三座宏伟城市的雏形。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拥有了自己强大的神居军,控制了这一片的海域。所以,这一路走来,其间的甘苦滋味,只有眼前的各位心里知晓!”
秦刚开场的这番话,说得在座各人皆是心里一热:是啊,才两年不到的时间,他们居然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果,但是更有人心里明白,这些都得益于秦刚的关键决策与总体部署,否则的话,只说一点:一年多前,谁曾听说过流求这个地方吗?
“但是,前进的道路上,走得太快,却不知我们去往何处,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当然,我们中的有些人,会把明确方向的这件事,完全信赖地交在了我的手上。”听到秦刚说到这里时,宫十二及黄小个皆是把自己的胸向前挺了挺,认为说的是自己,而且很为这一点而自豪。
当然秦刚并没有在意这些,而且继续说道:“只是,信赖是你们的选择,方向却成了我的责任。流求的明天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最终要走向哪里?我想在今天,跟诸位正式公布这张绘在我心底的蓝图!”
这间临时充作会议厅的房间里一片静寂,有人有猜测、有人还有疑惑、也有人开始兴奋。
“虽然此时的我,开始有了清晰的决定,但我还是要老实地告诉各位,一开始的时候,我的确没有想好,也不得不向各位承认,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并非是我的本意,又或者说,并不是由于我的什么高瞻远瞩!”
秦刚一边说着,一边踱到谈建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膀继续说道:“建哥是这里面跟我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位,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所以你最有发言权。我虽然读书稍微好一些,认的字相对多一点,但我的理想就从来没有那么宏大过。很小的时候,我还想过,要是能像老师那样,有幸结识到苏徐州那样的大贤便是此生无憾的选择了。但是,生活的艰辛、让我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想着能用读书学到的知识,帮助父亲将小杂货铺支撑起来,让一家人从此能够吃上饱饭便心满意足。”
一席话说得李峰也甚是动容,或者说,这也是他当初放弃普通学堂而进入菱川书院的最初理想。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微薄愿望,也不能被生活中的恶意所包容。所幸,我能以秦姓在家乡依附上了老师的家族,能够以老师及师母的宽厚仁爱得以庇护。”这句话说得秦观甚为感慨,命运的便是如此将他们师徒二人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那时的我在想,好好读书吧!可以像老师那样,考个进士,拥有一个可以庇护家人、荫泽乡邻的官身。小个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身边的吧!”黄小个默默地贴身站在了他的身后。
“可是,进入京城后,向老师学习得越多,心里的郁闷就越强:为何如老师、如苏学士这般满腹经纶、一身仁义的好官员们却会尽数皆被打击弃用,而那些只需要无条件站队、甚至吹牛拍马之辈竟都能占据高位?所以,那时我的理想,唯有想着给这老师一份报恩,给这世间的学问以一份公平,这便是我随老师从京城前往处州时的初衷。”
黄小个忍不住插口问:“大爷如果先去当官,当了大官不是更能帮得了秦大官人么?”
“别忘了,此时当官的前提是认可他们‘党同伐异’的标准,这样的官只有踩着各位的头顶才能走上去啊!”秦刚一言中的,黄小个恍然大悟。
秦刚此时踱到了顾大生、林剑以及宫十二的这边:“原本说,官匪不相容,可我与驷哥的缘份却让我见识到了大宋社会的另一个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