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清醒的奸臣(2/3)
而陈举在蔡府里所看见的情况,却是让他定心了许多。
“下官虽然地处荆楚偏地,却是早就十分地仰慕蔡承旨,一直就想着找机会前来拜访,这次来京城投帖,却想不到蔡承旨如此礼贤下士,着实要让人感动啊!”这陈举一进入客厅,纳头便拜,一边说着,一边戏精上身,竟然说得哭了起来,“只要蔡承旨能够给下官机会,下官一定跟随左右,听候使唤!”
蔡京此时还没能正式进入到两府,还一直被他弟弟蔡卞压着,所以并没有人会像陈举这样夸张地向他表达忠心,所以在这一瞬间,令他的内心十分地受用,他暗自在想:“权势果然是个好东西,如果自己周围的官员,都能像眼前的这个人这样围拱着自己,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巅峰啊!”
蔡京是一个心思极其缜密的人,他敏锐地感觉到,如果自己期待着某一件事情发生的话,就一定要给接近于这样的事情以正向的反馈,比如说,像眼前的这个马屁精,你给予他一些他想得到的好处,那么大家就会明白,就会有更多这样子的人出现在身边。
蔡京微微一笑,他的态度十分地受用,但说出来的口气却是十分地谦虚:“是陈运判吧,大家都是同朝为官,都是为天子而用心做事,哪能让运判来听我的使唤呢!”
陈举却是一条心要走到底了,他继续保持着伏地大拜的姿势,更加讨好地抬起头道:“哪岂能是一回事?蔡承旨高居翰林之位,那才是天子的贴身之人,是真正为天子做事情的人。下官只是一个愚笨得很的人,但是也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一心一意地跟着蔡承旨做事,听蔡承旨的吩咐,也就是相当于为天子做事了啊!”
“哈哈哈!陈运判快快免礼,快快落座吧!”蔡京听得甚是高兴,看来这个陈举真是会说话,不过,他还是有要用考验一下他,于是便随手拿起桌上的那张礼单,故作不悦道,“不过,大家也是同朝为官的同僚,陈运判送来这个是作甚?这可是要向本官送礼?陷本官于不廉不义之地?”
蔡京不是不收礼,而是从来不收来路不明、没有把握的礼,所以现在也就是要看陈举是如何应对的了。
起身之后,却在下首的座位上简单地挨了半个屁股的陈举早有准备,立即很正经地说道:“蔡承旨是误会了。下官生平有一个爱好,就是专门四处求购收藏名家字帖,早就听说过蔡承旨之作‘冠绝古今,鲜有俦匹’。民间求购本就趋之若鹜,却又多有他人模仿之伪作。这次能有机会见到承旨本人,就想厚着脸皮,向承旨求一件墨宝,而这点小钱只是下官出的润笔费而已。”
哟!此子可嘉,这个理由太强大了!既将行贿一事掩盖得毫无痕迹,又突显出不惜重金求购蔡京墨宝的虔诚,着实是让蔡京对陈举刮目相看了。
“哎呀,这京城的天气说凉就凉了,陈运判请入内再谈。”蔡京微笑着便将陈举请到了内室的厢房。
“蔡承旨救我!”一进了厢房,陈举便立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蔡京连连磕头。
蔡京前面看到陈举的重礼,就知对方必有所求,见面之后的几番话语试探,立刻判断出陈举这样的人是一个好党羽,头脑灵活、态度谦逊、意向明确、行事果断,所以这才将他引入到更加保密的内室。
“说吧!你有何难处?需要本官为你谋划?”
待到陈举将自己早年一直跟着自己的岳父、而自己的岳父举报了秦观得以升官的先前情况讲完,然后便提到,这次却是看到了黄、秦二人已经北归,而且岳父胡宗哲在两浙路又被秦刚盯上,再加上进京后,还再次听说了苏轼回京重用的消息。
“苏子瞻已被陛下宣麻拜相,现为朝廷右相了啊!”蔡京听完后,再次将今天早晨的这一消息给陈举重重一击。
因为陈举这两天一直待在客栈等候蔡府的消息,竟然没有接到这则今天上午传遍京城的重大新闻。此刻听完,顿时面如死灰,浑身颤抖不已。
“不过,也不是没有脱身之计!”蔡京转而却这样说道。
这句话让陈举有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紧再次拜道:“肯请蔡承旨救下官于水火之中,下官必将视承旨为再生父母!”
“本官也是于心不忍,这才指点于你。你可知,此时黄秦二人北归、还有那苏子瞻拜相一事,背后都是何人策划?”蔡京说完便停了下来,再看到陈举一脸茫然之色后,这才叹了一口气道,“所以啊,你连自己是在何人身上栽了跟头都不清楚,也难怪你要走进死胡同了!”
“请蔡承旨指点迷津!”
“这些事情背后的谋划之人,也就是你岳父胡运使真正得罪的人,龙图阁待制、东南海事院巡阅使秦刚!”蔡京轻轻地却又十分清晰地说道,然后又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所以,这件事,对于陈运判来说,既好又不好!”
陈举听得如鸡啄米一般地不断点头,此时又指路紧紧盯着蔡京之口。
“所谓‘既好’,便是这秦刚所针对的,或者说是他所关注到的主要报复对象,并非是你,而是你的岳父!所谓的“不好”,那便是,你
“下官虽然地处荆楚偏地,却是早就十分地仰慕蔡承旨,一直就想着找机会前来拜访,这次来京城投帖,却想不到蔡承旨如此礼贤下士,着实要让人感动啊!”这陈举一进入客厅,纳头便拜,一边说着,一边戏精上身,竟然说得哭了起来,“只要蔡承旨能够给下官机会,下官一定跟随左右,听候使唤!”
蔡京此时还没能正式进入到两府,还一直被他弟弟蔡卞压着,所以并没有人会像陈举这样夸张地向他表达忠心,所以在这一瞬间,令他的内心十分地受用,他暗自在想:“权势果然是个好东西,如果自己周围的官员,都能像眼前的这个人这样围拱着自己,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巅峰啊!”
蔡京是一个心思极其缜密的人,他敏锐地感觉到,如果自己期待着某一件事情发生的话,就一定要给接近于这样的事情以正向的反馈,比如说,像眼前的这个马屁精,你给予他一些他想得到的好处,那么大家就会明白,就会有更多这样子的人出现在身边。
蔡京微微一笑,他的态度十分地受用,但说出来的口气却是十分地谦虚:“是陈运判吧,大家都是同朝为官,都是为天子而用心做事,哪能让运判来听我的使唤呢!”
陈举却是一条心要走到底了,他继续保持着伏地大拜的姿势,更加讨好地抬起头道:“哪岂能是一回事?蔡承旨高居翰林之位,那才是天子的贴身之人,是真正为天子做事情的人。下官只是一个愚笨得很的人,但是也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一心一意地跟着蔡承旨做事,听蔡承旨的吩咐,也就是相当于为天子做事了啊!”
“哈哈哈!陈运判快快免礼,快快落座吧!”蔡京听得甚是高兴,看来这个陈举真是会说话,不过,他还是有要用考验一下他,于是便随手拿起桌上的那张礼单,故作不悦道,“不过,大家也是同朝为官的同僚,陈运判送来这个是作甚?这可是要向本官送礼?陷本官于不廉不义之地?”
蔡京不是不收礼,而是从来不收来路不明、没有把握的礼,所以现在也就是要看陈举是如何应对的了。
起身之后,却在下首的座位上简单地挨了半个屁股的陈举早有准备,立即很正经地说道:“蔡承旨是误会了。下官生平有一个爱好,就是专门四处求购收藏名家字帖,早就听说过蔡承旨之作‘冠绝古今,鲜有俦匹’。民间求购本就趋之若鹜,却又多有他人模仿之伪作。这次能有机会见到承旨本人,就想厚着脸皮,向承旨求一件墨宝,而这点小钱只是下官出的润笔费而已。”
哟!此子可嘉,这个理由太强大了!既将行贿一事掩盖得毫无痕迹,又突显出不惜重金求购蔡京墨宝的虔诚,着实是让蔡京对陈举刮目相看了。
“哎呀,这京城的天气说凉就凉了,陈运判请入内再谈。”蔡京微笑着便将陈举请到了内室的厢房。
“蔡承旨救我!”一进了厢房,陈举便立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蔡京连连磕头。
蔡京前面看到陈举的重礼,就知对方必有所求,见面之后的几番话语试探,立刻判断出陈举这样的人是一个好党羽,头脑灵活、态度谦逊、意向明确、行事果断,所以这才将他引入到更加保密的内室。
“说吧!你有何难处?需要本官为你谋划?”
待到陈举将自己早年一直跟着自己的岳父、而自己的岳父举报了秦观得以升官的先前情况讲完,然后便提到,这次却是看到了黄、秦二人已经北归,而且岳父胡宗哲在两浙路又被秦刚盯上,再加上进京后,还再次听说了苏轼回京重用的消息。
“苏子瞻已被陛下宣麻拜相,现为朝廷右相了啊!”蔡京听完后,再次将今天早晨的这一消息给陈举重重一击。
因为陈举这两天一直待在客栈等候蔡府的消息,竟然没有接到这则今天上午传遍京城的重大新闻。此刻听完,顿时面如死灰,浑身颤抖不已。
“不过,也不是没有脱身之计!”蔡京转而却这样说道。
这句话让陈举有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紧再次拜道:“肯请蔡承旨救下官于水火之中,下官必将视承旨为再生父母!”
“本官也是于心不忍,这才指点于你。你可知,此时黄秦二人北归、还有那苏子瞻拜相一事,背后都是何人策划?”蔡京说完便停了下来,再看到陈举一脸茫然之色后,这才叹了一口气道,“所以啊,你连自己是在何人身上栽了跟头都不清楚,也难怪你要走进死胡同了!”
“请蔡承旨指点迷津!”
“这些事情背后的谋划之人,也就是你岳父胡运使真正得罪的人,龙图阁待制、东南海事院巡阅使秦刚!”蔡京轻轻地却又十分清晰地说道,然后又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所以,这件事,对于陈运判来说,既好又不好!”
陈举听得如鸡啄米一般地不断点头,此时又指路紧紧盯着蔡京之口。
“所谓‘既好’,便是这秦刚所针对的,或者说是他所关注到的主要报复对象,并非是你,而是你的岳父!所谓的“不好”,那便是,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