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议会的召开(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与李清照的闲聊中,由于谈到了诗词之道,这一对老小,竟然在几个问题上各不相让,最终决定两人各填词作、合作一首,但不预先公布是谁所作,而让众人评定高低优劣。

    原本等候在屋外的就有一两个学生,闻讯便立即外出摇人。

    秦观的文采与才华在这流求当属第一,这次却是听说秦执政的未来新妇敢于挑战,立刻引来了这些人等,他们大多都还看好大名鼎鼎的秦右丞。

    “秦执政,您是如何看待啊?”

    秦刚一时语塞,倒也不是他惧内、或者说是他更加偏向于老师,如今他的立场却是太过于微妙,一位是爱侣,另一位是恩师,关键两人都是他在诗词文学上无比仰慕的偶像,着实难以表态。

    “哈哈,我看好李易安!”回首一看,却是匆匆赶来的陈师道,他素以诗痴着称,一听说这里有诗词比试,哪里还按捺得住,便抛下张耒,说自己前去看看就回。

    大家便一起坐在院外,没过一会儿,便有在屋里的学生出来,举起第一张纸,上面写着“鹧鸪天”的词牌名,并说道:“秦右丞与李易安共同摸出的词牌名便就是这个鹧鸪天,稍倾便由他们两人,轮流写两句,不示作者,请各位举牌评点,以示公正。”

    哎哟,这种比试之法,却是闻所未闻,在场的众人更是兴趣盎然。

    稍倾,便有第一联出来了: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在场的人初闻便赞,继而都在细细咀嚼这两句的韵味与意境,只有秦刚一人,半是惊谔、半是恍然大悟。

    原来,这首同样是他所熟知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在后世曾经陷入过“作者到底是秦观还是李清照”的争论中,多少文学家与史学家对此反复考证、争论,终究未能统一意见,却想不到,事实的真相居然竟然却是今天这样!

    第二联很快就举着出来了: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这时,院内众人便有点动容了,词句本身的精妙自然不提,关键是这两句与前面两句接得是天衣无缝,若是没有前面规则的宣布,你又怎能猜得出这四句词句竟是分别出自两人之手?

    而第三联同样没有等多少时间: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

    这时,陈师道却挤在秦刚的身边,轻声说道:“依我之见,这句很有你家新妇的风采!”

    是啊,后世也是有人凭借这两句的氛围与风格笃定此词出自于李清照之手。

    不过,院内众人还在等待着最后两句: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院中众人禁不住为之喝彩了,也非只是为这最后两句,而是为的这首从头至尾、浑然天成的词作而喝彩!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首词的起句便就描述了思念远方丈夫的新妇醒来时的悲伤气氛,虽然站在女子的角度,但却更有秦观常年的婉约情怀,难以分辨是谁起笔;

    然后便以鱼鸟之口叙述了远行出征的丈夫音讯皆无,令人伤感无限的情愫。众人多在猜测,如今还能远行打仗的人不多,这自己的执政便是一位,是否这两句能证明是李易安所作呢?而只有秦刚暗笑道:怎么可能呢?他可是写信狂人,而他要真是“一春鱼鸟无消息”的话,易安居士早就扛着十八米长的大砍刀“千里关山欲追魂”了!

    更是在之后,“无语、芳尊、黄昏”的环境,就如陈师道所猜中的那样,对酒寄相思,这分明便是李清照这个小酒鬼的举止嘛!

    之后灯油熬干、雨打闭门,整篇词作,由声入词,再由音离调,通篇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伏跌宕,一片情殇,你根本就难以相信,这居然是两人合作、或者说是比拼而成。

    更尤其这结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动静交织,令人回味无穷。

    抄录的学生将此词左右两边放置,众人议论纷纷,一时竟也莫衷一是,却是把眼光都投在了秦刚的身上。

    而此时,秦观也是听闻弟子回来,却是在屋里笑着说:“徐之,你来评定,我不生气!”

    李清照却也盈盈笑着,走了出来道:“徐之评定无妨,我也不会生气!”

    “好词好句,整首词便浑然天成,岂可分开评定!大家说是不是?”秦刚一头是汗,立即转向大家寻找支持。

    “我等的确难以分辨,但秦执政乃是右丞与易安居士亲近之人,定能独具慧眼,辨识高下,我等愿在此洗耳恭听!”陈师道却是存心要想坑他。

    再一看笑眼盈盈却暗藏杀机的李清照,秦刚却是打定了主意躺平应对:“看不出!评不出!百年好词!浑然天成!”

    “秦执政素以急智出名,既然评不出此词中各句的优劣,那么任选一句来当场填词一首如何呢?”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