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教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姬承平缓步走到周诵面前,如今周诵的官方姓氏为姬姓周氏。

    姬承平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的观察过周诵,以往周诵议政时,虽会让其在一旁观政,但是也没有如此亲密过。

    看着在自己面前略带局促的姬承平,周诵有些漠然,他知道自己从未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致使父子亲情竟然如此疏远。

    “是不是对我叫你来很意外?”周诵主动开口,如果自己不说话,自己的这个傻儿子可能一直愣在这里。

    姬承平尽力思考,来思索周诵叫自己前来的目的,思索再三后,开口说道:“父皇,您寻我前来,可否是因为冀州之事。”

    姬承平小心打量着周诵,看着周诵没有反驳,心中更加确定,于是开口说道:“父皇,儿臣已经与老师商量过,一定会尽好太子的责任,安抚魏室,振奋人心,减免赋税,稳定秩序,将其安稳的纳入我大周的统治。”

    姬承平就这个问题已经向曹节和狄仁杰请教过,安抚冀州,收拢冀州、幽州世族之心,最重要的是安抚魏室之心。

    曹节教导自己,要亲近外戚,这是自己的外祖父家,将来会是自己的助力。

    狄仁杰教导自己,要恪守臣礼,摆明自己的位置。

    姬承平从母亲和恩师的教导中,感觉自己的太子之位可能并不安稳,他已经不是什么都懵懂的小儿,这可能跟父亲不喜欢自己有关。

    “你说的不错,但是不是全对。”

    周诵开口,便打击了姬承平的信心。

    “我让你前往冀州确实是因为你的血统,你的外祖父,他们会成为你冀州最忠实的盟友。”

    “让你统领冀州,也有无人可用,亲族太少,刘秀带十二万大军囤积冀州,或许会产生不臣的想法。”

    “也有冀州几经战乱,朝廷需要安抚冀州民心,从而得到冀州支持的想法。”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作为太子,应该承担起太子的责任。”

    “太子的责任?”

    姬承平产生了疑惑,一直有人告诉他,他是未来的皇帝,应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皇帝,但是从未有人跟他说太子的责任,太子似乎只要孝顺、爱护弟兄、勤奋好学即可。

    “或许你的母亲、你的老师教导你魏室如何重要,但是朕告诉你,那些都不重要,朕一句话,便可以将窃居冀州的魏室斩尽杀绝,也可以让你母亲替你铺的路化为飞灰。”

    周诵看着越加紧张的姬承平,继续开口道。

    “但是朕不会对你这样,他们都认为你的太子之位不稳,但是朕认为你的位置最稳。”

    “朕此次让你前往冀州,对你有极大的期望,希望你能够坐稳太子之位。你的兄弟,很多都已经向朕请求,希望能够入军中学习,希望能成为合格的藩王。但是朕知道,他们都盯着你的位置。军队中,是最容易获得支持的,也是你所或缺的。”

    “乐毅、陈泰都是我为你准备的,乐毅乃是我的旧臣,但是我却故意冷落他,陈泰乃是罪臣之后,我知道他的才能,但是却没有提拔他。”

    “李弼、萧摩柯乃是猛将,我也不用,尔朱荣归降之后一直闲置,慕容垂、慕容恪等等都是你的助力,这是我早就为你准备好的。”

    姬承平看着周诵目瞪口呆,周诵说的每个人他都认识,但是凑在一起,竟然有些听不明白。

    周诵知道大军交战,看似几十万士卒凑在一起互相砍杀,但是真正决定胜负的就是那三五千人。

    姬承平没有自己这么好的运气、也没有自己这么高的威望,他需要自己去获得,不是当了皇帝才有了权势,而是有了权势才能坐稳皇帝之位。

    为什么选择姬承平,在周诵看来,自己的每个儿子都一样,选择姬承平就是因为他的身份,嫡长子,传承有序的制度才能保证朝廷的长治久安。

    选贤之策,或许会得到一个贤明的君主,但是对国家来说,却是取祸之道。

    嫡子的身份是确定的,贤能的标准却难以界定。

    周诵不怕自己有能力的儿子能力得不到发挥,天下之大,任尔取之。

    。。。。。。。

    “见过舅父。”

    姬承平离别建邺,带着乐毅从殷八师中挑选的三千将士,一路北上,这三千人都是从各军中收拢到殷八师的,殷八师几乎汇聚了洛阳以东之地所有的精兵都汇在此处,乐毅的燕死士很多都被调到了殷八师。

    在周诵的承认下,允许乐毅进行选锋,这些士卒在战场上都是有进无退的,是给予了众多优待,封赏了众多名爵,财物、名誉等等都没有缺乏。

    这是周诵能给予姬承平的支持。

    姬承平走水路来到邺城,见到了曹昂等人,怕自己的儿子压不住刘秀,周诵早早的催促刘秀进攻曹魏,卢植等人皆在邺城等待。

    曹昂看着陌生的外甥,双方虽然有血脉关系,但是却是第一次见面,曹昂面对姬承平的行礼,并不敢接受,将其引入邺城王宫之中,当曹家邺城沦陷的那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