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荀谢闲谈周国局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日的朝会,迎接袁绍惊讶的眼神,在日上三竿之后,开完了。

    袁绍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最近所做的工作一切都没有白费。

    虽然这个小天子不是当初自己等人可以随意拿捏,但是面对自己等人的压迫,仍要选择让步。

    “陈公,请留步。”

    袁绍抬眼望去,看见了走在最前方的背影,开口呼唤道。

    陈群听到袁绍呼喊,脚步一滞,便被大踏步的袁绍赶上。

    “陈公,此事谢过了。”

    在陈群与荀彧茫然的眼神中,袁绍没有停留,快步走出宫门,上了停在宫门口的马车。

    留陈群一人愣在原地,袁绍答谢陈群,在场的很多人都听到了,但是畏惧陈群的地位,不敢停留,匆匆出门,只不过来来往往的眼神让陈群感觉十分不适。

    虽然几乎没有人视线敢在陈群身上长时间的停留,但是风言风语犹如利刃,仍叫人疼痛难忍。

    陈群看着身旁眼神中略带质疑的荀彧,开口解释道:“我与袁绍并无私交,前几日他来我府中请求我迫使天子发兵攻明,我没有同意,他应该也去了你们的府邸。

    不知为何,今日天子突然允诺,我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支持天子攻明的想法,并非出于私心,乃是明国朱元璋占据徐州之地,早晚与我们会有一战。

    而且历史上朱元璋一介布艺,却能凭三尺剑,立不世功勋,乃非常人,应该尽早消灭在萌芽之中。”

    说完,陈群与荀彧也聊不下去了,于是,快步离开了,也不再等待荀彧的答复。

    荀彧一人伫立在原地,思考着陈群、袁绍、司马懿三人。

    “来我府上聊一聊吧。”

    谢安从荀彧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荀彧回头望去,谢安开口说道。

    荀彧听清后,点点头,跟随谢安走出宫廷,对着荀攸说了几句话,于是,荀攸便一人离去,荀彧则登上了谢安的马车,一起往谢公府的方向前去。

    待步入谢府,荀彧便好奇的询问道:“安石,邀我来,所为何事?”

    谢安的字乃是安石,东晋时期,甚至有“安石不出,乃苍生何?”的话语流出,足以见谢安名望。

    “袁绍跋扈,我曾闻赵国之内,袁绍自比天子,穿衣用度皆以王爵之礼,逾越之处不知凡几。

    司马家看似安稳,实则小动作不断,他们虽然做的隐秘,但是仍会不时的走漏风声。

    我听闻李密手下的泰山羊氏与其关系密切,私下时间多有往来。

    曹操手下的钟氏也与其来往密切。

    除此之外,王基、贾逵等晋朝旧臣都在司马家的笼络范围之内。”

    荀彧听到谢安的讲述,毫不意外,这些事谢氏知道,他们荀氏自然也知道,他们荀氏虽然倒向天子,但是家族子弟却大量出仕他国。

    分开下注,也是他们世家的生存法则。

    三国时期诸葛家,蜀得其龙,魏得其狗,吴得其虎,三人分仕三家,皆位高权重。

    甚至司马家后世的皇帝中,血液中都掺杂着诸葛家的血脉。

    “我此言,乃是你我二家已经倒向天子,已经花费了太多的心血。

    你家两位英才都出仕周国,位比三公。

    我家也出仕两人,我还为天子丈人。

    你我两家在周朝守望相助,切莫做不智之举。”

    荀彧听出了谢安敲打的意思,这段时间的变化太多,足以让寄情于山水,逍遥于人间的谢安都没了这份心思,反而为谢氏开始操心起来。

    谢氏与周诵的绑定太深入了。

    谢道韫嫁给周诵为妃,完全将谢氏绑在了周朝的战船上。

    眼下领主世界刚刚开始,到处宛若藏在迷雾之中,谁也不知道将来谁会定鼎天下。

    这个时候,进行绑定,虽然有好处,作为第一个投资周诵的家族,必然会获得极高的报酬。

    但是,这也会让谢氏陷入一个尴尬的地步。

    “我明白你的意思。”

    荀彧也没有犹豫,接着让谢安安心,荀氏看似有的选,其实能选择的不多。

    荀氏家族出了两个文臣,虽然一个顶级内政,另一个顶级谋略,但是在这种大争之世,必须要选择一个明君辅佐。

    自己想要成立大事,也不很难成功。

    自己在领主世界内并非有着君主模板,在现世也并无底蕴,想要从成就君主的霸业也只能说九死一生。

    看似是荀氏和谢氏选择了周诵,不如说他们根本没有选择。

    这一切的命运,从邓禹找上他们便已经决定了。

    如果当初他们两族不选择加入,结果只有两种下场。

    一种是被其他家族吞并,成为其成长的养料。

    另一种则是成为其他君主与世家博弈的筹码,最好的结果莫过于靠着功劳获得名爵,最坏的结果也是家族倾覆。

    而来到周朝则不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