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战已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桓温与南梁商讨好后,早就已经忍不住了,立刻起两万士卒从船上直接进攻虎林港,这是当初桓温与南梁的宗教势力商量出来的。

    桓温进入虎林港并没有遭受太多的干扰,很顺利的便与德然和尚汇合了。

    “施主,小僧这里见过了。”

    德然和尚便是寺庙的宗教势力推荐出来的代表人。

    “大师,不知前线战事如何?”

    桓温回了一个佛礼,对着德然和尚询问道。

    桓温左顾右看,发现德然和尚带领的佛兵并不多,仅有五千人左右,与德然和尚承诺的一万人要少了将近一半。

    桓温没有接着恼怒,反而一片平静的询问。

    “施主,来的稍微慢了些,我寺的僧兵兵锋直达溧阳,已经看到建邺了,如果将军再稍微晚点来的话,恐怕建邺也会被我们攻陷。”

    德然和尚无悲无喜,像是在阐述一件毫不相关的事情。

    桓温闻言,大惊,他没有想到南梁的僧兵这么有实力,当初他对南梁的僧兵不屑一顾,认为只能起到牵制的作用,没想到竟然打成了主力军。

    “大师,不知如何做到的?”

    从这里到达溧阳可不是一点半点的距离,一路上能够打破一个个的关隘,肯定已经损失惨重了,但是有如此胜果便好。

    桓温心中虽然还有疑虑,还以这是德然和尚骗自己的,但是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机会不再重来,桓温拉着德然和尚便要上战船,从此地出发,直奔牛渚港,想要配合溧阳的僧兵,形成掎角之势,使孙吴顾此失彼,顾彼失此。

    “施主慢点,老衲还有一件消息要告诉施主。

    建邺城中的信徒,已经发书信告知老衲,孙吴以太史慈为前锋,以孙策为中军主帅,率领两万水师,直奔庐江去了。”

    在桓温的情报中,孙吴已经有三万士卒,如今两万已经出港,直奔庐江而去。

    桓温虽然知道这是孙吴想要威胁自己的领土,从而让自己的退兵。

    但是开弓哪有回头箭,他也相信,自己的弟弟桓冲必然能够守住庐江基业。

    于是,他对着德然大师笑道:“孙吴攻不下庐江的,我那个弟弟虽然有些迟钝,但也是东晋名将,有他坐镇,孙吴就算是再有一倍的兵力都奈何不了。”

    “希望如施主所愿。”

    德然和尚念了一声佛号,双手合十对着桓温说道。

    桓温哈哈大笑,拉着德然和尚便上了船,德然和尚也没有反抗,两人便合兵一处,准备直达牛渚港。

    桓温已经了解了这群和尚的战法,各国的君主和大臣虽然都没有迷信的观念,他们大多来自现世,对神佛的尊重并不多。

    只是有则用,无则算了。

    但是这些本土的居民则不然,他们天生就有迷信的根基,在这群和尚的忽悠下,很多便直接起义了。

    这些平民认为世间已经如此困苦了,只要自己在佛教的圣战中贡献一份力,死了之后便可以前往永生极乐世界,再也不需要受世间之苦。

    而那些伤害僧人躯体的行为,都会被打下十八层地狱,永受沉沦之苦。

    靠着这一手,加上慧能素来的威望,以及周国在后虎视眈眈。

    很多当地官员便选择了直接向他们投降,就算是不愿意投降,选择观望的,也是好酒好茶伺候着,贡献了许多的粮草和兵甲。

    一路上,南梁的僧兵越打越强,披甲率越来越高。

    桓温虽然惊讶于宗教的力量,心中起了几分戒备,但是眼下还要共克难关,先拿下孙吴再说将来的事。

    这些僧兵表现已经很好了,但是在桓温看来还是不够,一路上没杀几个人,连克连胜,恐怕心中的骄纵之心依然爆发,如果这时候孙坚出城与之大战,这些僧兵未必能够抵挡的住。

    桓温一路上,怀着忐忑的心情,就怕自己听到坏消息。

    果然,不出桓温的预料,就在桓温刚刚到达牛渚港后,寺庙中的僧兵浑身破烂的跑了回来,那模样像是乞丐一般。

    后方的追兵看到突然出现的桓温,在将领的指挥下,与桓温对峙起来。

    桓温登高望去,只见对方的士卒不过只有五千之数,但是号令一发,令行禁止,桓温便知道这是一支精兵,这一战不好打呀。

    。。。。。。

    “陛下,如今朱元璋已经开始进攻庐江,我们要不要分一口羹。”

    曹仁来到曹操面前,向其汇报着前线发生的事情,桓温一开始进攻,孙吴便礼尚往来,也进行了偷袭,汇聚了手下全部的水师,将长江巷道封锁了起来。

    孙策似乎想要隔断周国南北的交流,绝了周国想往庐江运兵的想法。

    朱元璋也很有默契,在孙吴动手后,很快便宣布桓温攻吴乃是不义战争,自己要站在孙吴这边讨伐周朝。

    一时间,原本和平的天下瞬间混乱了起来。

    天下诸侯的视线都被移到了这里,似乎想要从参与进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