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卢植的建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主如何说?”

    齐国,邺城内。

    高欢听闻卢植已经返回邺城,于是便命内侍连忙将卢植召来询问。

    卢植来到邺城宫后,听到高欢的询问,便将周诵的要求说了出来。

    高欢沉默片刻,对着高澄、高洋询问道。

    “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

    马匹在这个时代就是严格的战略资源,高齐也一直有意的控制着马匹不要南流,但是天下又不止冀州和幽州有产马地,周国的大船常常停靠在辽西之地,这里虽然被清国控制,一个是清国自身缺衣少粮,需要交易获得。

    另一个便是齐国与清国交战,双方控制的边缘形成了权力的真空地带,许多马贩子做起了走私马匹的生意。

    “父亲,如今我们与清国交战,为何迟迟不能消灭对方?”

    高澄没有回答,先是询问了一句。

    高欢当然知道高澄要说什么,于是说道。

    “清国能存在当然是后面有人帮助,否则只占据辽西一地的清国,如何与我这兼并两州之地的诸侯对抗。”

    “清国的八旗虽然强悍,但是我鲜卑的百保鲜卑也不是吃素的。”

    “我有两州之地可作为兵源补充,他只有幽州半州之地,也能配与我打拉锯战?”

    高欢开口说道,口中表现出看不起现在清国的状态,幽州半州之地,此地苦寒,光是粮草补给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高欢也有自信,他可不是崇祯,如今高齐朝堂之上,能征善战的将领何止数百。

    文武全才的卢植、赵国长城李牧、宇宙大将军侯景、落雕都督斛律光、高齐柱国段韶、兰陵王高长恭、在世项羽高敖曹等等。

    “父亲也知道,想要灭亡清国,那么必先斩其身后的援助。”

    “所以我认为周国的要求可以答应,周国对清国提供的援助依然不少,有了粮草和兵器的提供,这才能让其一直与我们对抗。”

    “我们知道,当前清国面临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人,另一个是缺资源。”

    “现在资源周国给清国弥补了,那么清国下一步只缺人口了。”

    “我听闻满清如今已经覆灭高句丽,杀进了朝鲜半岛,已经占据了北方大部分的领土,一旦等其整合,我们将面临一个恐怖的清国。”

    “两害相权取其轻,儿臣以为先答应周国。”

    高澄开口说道,清国进入朝鲜半岛的消息也不是什么隐秘的事,如今清国从高句丽和朝鲜选拔兵丁,将其编入八旗军,命名为高句丽八旗和朝鲜八旗,用的还是周国支援的粮草,等待他们消化完了,必然要进攻高齐。

    齐国已经堵在了清国入侵的道路上。

    高洋一旁开口说道。

    “太子所言正是臣心中之言,周国远在天边,而清国近在眼前。”

    “周国扶持清国的目的,不正是为了遏制我们齐国的发展,我们与周国的协议如此,想来清国能够拿到如此多的援助,付出的也不会少。”

    “我们如今灭亡清国,那我们在辽东半岛的最后一个威胁也就没有了,陛下可以一统冀州、幽州两州之地,后方再无牵扯,陛下无论是南下入侵中原,还是北上入主草原,都是不错的选择。”

    高洋也是懂军事的,历史上他作为北齐的皇帝,时常带领士卒前往草原上掠夺柔然,甚至蔑称他们为蠕蠕,嘲笑柔然不过是地中的虫子。

    高洋也被称为英雄天子。

    高欢听完,点点头,说道。

    “也只能如此了,清国身后没有周国的援助我们会好打很多。”

    “今年这个冬天,草原上又遭遇了白灾,牛羊死伤大片,慕容鲜卑、拓跋鲜卑和段氏鲜卑要求内附,兴起于乌桓山的乌桓,也有这个想法。”

    高欢边说,边将边关急递拿给高澄、高洋观看。

    高澄和高洋是高欢如今最有能力的两个儿子,但是两人的关系一言难尽。

    两人的关系甚至比历史上还差,势同水火,高澄甚至不让高洋称呼高欢为父亲,兄弟不和,让高欢也有些头疼。

    高澄拿过急递的书信,看了看,然后将书信放回到高欢的桌子上,说道。

    “今年确实比往年寒冷很多,降雪也多了不少,我前段时间出塞,草原上已经被大雪覆盖。”

    “牛羊无手,没有办法掘开雪地,吃到下面的牧草,出现大规模死亡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自今年年初以来,战事不断,原本与草原上互贸的集市今年基本都关闭了。”

    “李唐遭遇重创、北魏直接覆灭,我们与清国交战,秦国今年与吐蕃动兵,都不是安稳之年呀。”

    “自己的粮草消耗的多了,自然能交易的少了,这也是这次灾害如此之大的原因吧。”

    高洋听完高澄的讲解,自己也看完了书信,开口提醒道。

    “自古以来这种情况,草原游牧民族就会南下打草谷了,我们应当防备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