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明国对周国攻略东瀛的反应(1/2)
“你说什么?”
“消息可否属实?”
台湾宫殿中,朱元璋看着郑和传来的消息,心中震惊。
“郑和已经找人确认了,想来应该无错,我们应当趁早打算。”
李善长当初看到郑和传来的消息也是十分震惊,他也没想到周人能够攻上东瀛,东瀛这个地方对于华夏来说是个敏感的地方,如今周人攻入东瀛,想必已经在华夏诸国中引起振奋了。
“你说这件事我们该如何处置?”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继续询问道,他原本的计划便是要在海外拓展领土,等待着反攻大陆的一天。
没想到周国冤魂不散,一直追着自己跑,东南亚和东亚中最主要的几个国家,周国都已经将手伸了进去。
“东瀛之事我们已经很难参与进去了,东瀛这个国家太过于敏感了,一旦我们与东瀛联手,便会失掉华夏民心。”
“而且东瀛我们原本并未参与过,如今看来,也只是鞭长莫及了。”
“但是我们能够在朝鲜和中南半岛给周人添些麻烦。”
“如今我军已经占领了北部朝鲜,朝鲜国王数次向我们求援,我们当初因为帮助周军没有敢张开旗号,都是用的周人的旗帜。”
“现在我们可以相应李裪的求援,帮助他将周人赶出朝鲜。”
“李裪作为朝鲜人的世宗大王,在朝鲜的风评向来很好,民众接受度也比较高,当做傀儡还能够减少我们的治理成本。”
李善长想了想开口说道。
“中南半岛上谢安已经构建了强大的武装,同时其背后还有周朝的两广总督坐镇,兵力对比我们处于弱势。”
“我们应当发挥我们海战的优势,我听闻周国至今没有多少优秀的舰队统帅,这应该是他们的劣势。”
“我国砍伐东南亚的树木建造为船,如今海军势力不容小觑,加上我军将领又多善水战。”
“我们可以将海军伪造为海贼,劫掠周国过往船只,一来消耗对方的水师力量,二来掠夺货物补充朝廷亏损。”
朱元璋听闻李善长所言,点点头,说道。
“朝鲜战场那里再增加支部队,将那些东南亚土着调过去,正好减减我们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地区的叛乱度。”
“这些人虽然战斗力不行,但是作为耗材也算是足够用了,正好减少我大明官兵的损失。”
李善长听到朱元璋所言,连忙说道。
“上位,我这就去办。”
。。。。。。。
“你说这么大个菲律宾只有五千明军驻守?”
“这么多的土着他们管的过来吗?”
赵四听着张三所言,满脸不信,要不是汪直花钱雇他们前来,为了丰厚的报酬和好看的婆姨才愿意来这片土地,在他们自己看来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
“这你就不懂了吧,五千明军就足够了,他们在这里跟当地地主合作,将该地的华人和上层土着地主都纳入统治,根本不需要一兵一卒,这些人自己就帮朱元璋镇压叛乱。”
张三看着赵四,轻蔑一笑,随后对着赵四解释道,眼神中有种看土鳖的意味。
“你这是从哪听来的?”
“听起来还挺有道理呢?”
赵四憨憨一笑,他与张三同村,因为汪直找人,张三为赵四引荐,两人一同来到了汪直的船上。
刚开始,两人以为自己是做渔民,毕竟汪直当初招人的时候,招聘的就是渔民。
上船之后,才知道汪直除了经商外,还兼职海盗活动,但是看着汪直每次给予的费用两人便沉默了,留在了船上。
汪直是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雄村拓林人,本名锃,号五峰船主,
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贸易中断,汪直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后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和其幕僚徐渭主张对其招安, 被时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所擒。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汪直被处死。
当初汪直气焰滔天,控制了华夏沿海的贸易很多年。
“这次船主是想要攻打菲律宾,如果攻下来后各有封赏,听说每人都能获得白银百两,这座岛上的美人自取。”
张三一脸嘿嘿的笑着,赵四听完,心动了,两人原本打渔就是因为太穷了,听到汪直高价招募渔民便来了,虽然跟着汪直一段时间,确实挣了点钱,但是自己也就在家里买了几亩薄地,正在攒自己的老婆本,将来还要为自己的弟弟、妹妹准备分聘礼和嫁妆。
“不过船主真的有信心吗?”
“可别招来了明军的报复,我听闻人们传朱元璋青面獠牙,顿顿食人心脏,将剩下的皮用稻草填充放在宫殿中欣赏呀。”
“这可太吓人了。”
赵四想起说书的士子对朱元璋的描述,心中不禁害怕,这哪是人呀,不过也确实,能当上皇帝的人,肯定都是天上星宿下凡。
“消息可否属实?”
台湾宫殿中,朱元璋看着郑和传来的消息,心中震惊。
“郑和已经找人确认了,想来应该无错,我们应当趁早打算。”
李善长当初看到郑和传来的消息也是十分震惊,他也没想到周人能够攻上东瀛,东瀛这个地方对于华夏来说是个敏感的地方,如今周人攻入东瀛,想必已经在华夏诸国中引起振奋了。
“你说这件事我们该如何处置?”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继续询问道,他原本的计划便是要在海外拓展领土,等待着反攻大陆的一天。
没想到周国冤魂不散,一直追着自己跑,东南亚和东亚中最主要的几个国家,周国都已经将手伸了进去。
“东瀛之事我们已经很难参与进去了,东瀛这个国家太过于敏感了,一旦我们与东瀛联手,便会失掉华夏民心。”
“而且东瀛我们原本并未参与过,如今看来,也只是鞭长莫及了。”
“但是我们能够在朝鲜和中南半岛给周人添些麻烦。”
“如今我军已经占领了北部朝鲜,朝鲜国王数次向我们求援,我们当初因为帮助周军没有敢张开旗号,都是用的周人的旗帜。”
“现在我们可以相应李裪的求援,帮助他将周人赶出朝鲜。”
“李裪作为朝鲜人的世宗大王,在朝鲜的风评向来很好,民众接受度也比较高,当做傀儡还能够减少我们的治理成本。”
李善长想了想开口说道。
“中南半岛上谢安已经构建了强大的武装,同时其背后还有周朝的两广总督坐镇,兵力对比我们处于弱势。”
“我们应当发挥我们海战的优势,我听闻周国至今没有多少优秀的舰队统帅,这应该是他们的劣势。”
“我国砍伐东南亚的树木建造为船,如今海军势力不容小觑,加上我军将领又多善水战。”
“我们可以将海军伪造为海贼,劫掠周国过往船只,一来消耗对方的水师力量,二来掠夺货物补充朝廷亏损。”
朱元璋听闻李善长所言,点点头,说道。
“朝鲜战场那里再增加支部队,将那些东南亚土着调过去,正好减减我们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地区的叛乱度。”
“这些人虽然战斗力不行,但是作为耗材也算是足够用了,正好减少我大明官兵的损失。”
李善长听到朱元璋所言,连忙说道。
“上位,我这就去办。”
。。。。。。。
“你说这么大个菲律宾只有五千明军驻守?”
“这么多的土着他们管的过来吗?”
赵四听着张三所言,满脸不信,要不是汪直花钱雇他们前来,为了丰厚的报酬和好看的婆姨才愿意来这片土地,在他们自己看来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
“这你就不懂了吧,五千明军就足够了,他们在这里跟当地地主合作,将该地的华人和上层土着地主都纳入统治,根本不需要一兵一卒,这些人自己就帮朱元璋镇压叛乱。”
张三看着赵四,轻蔑一笑,随后对着赵四解释道,眼神中有种看土鳖的意味。
“你这是从哪听来的?”
“听起来还挺有道理呢?”
赵四憨憨一笑,他与张三同村,因为汪直找人,张三为赵四引荐,两人一同来到了汪直的船上。
刚开始,两人以为自己是做渔民,毕竟汪直当初招人的时候,招聘的就是渔民。
上船之后,才知道汪直除了经商外,还兼职海盗活动,但是看着汪直每次给予的费用两人便沉默了,留在了船上。
汪直是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雄村拓林人,本名锃,号五峰船主,
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贸易中断,汪直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后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和其幕僚徐渭主张对其招安, 被时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所擒。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汪直被处死。
当初汪直气焰滔天,控制了华夏沿海的贸易很多年。
“这次船主是想要攻打菲律宾,如果攻下来后各有封赏,听说每人都能获得白银百两,这座岛上的美人自取。”
张三一脸嘿嘿的笑着,赵四听完,心动了,两人原本打渔就是因为太穷了,听到汪直高价招募渔民便来了,虽然跟着汪直一段时间,确实挣了点钱,但是自己也就在家里买了几亩薄地,正在攒自己的老婆本,将来还要为自己的弟弟、妹妹准备分聘礼和嫁妆。
“不过船主真的有信心吗?”
“可别招来了明军的报复,我听闻人们传朱元璋青面獠牙,顿顿食人心脏,将剩下的皮用稻草填充放在宫殿中欣赏呀。”
“这可太吓人了。”
赵四想起说书的士子对朱元璋的描述,心中不禁害怕,这哪是人呀,不过也确实,能当上皇帝的人,肯定都是天上星宿下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