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曹操的打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邦那里动手了?”

    曹操清早起床,用茶叶漱口的时候,王猛便来到了曹操身旁,对着其将昨日传来的消息一一告知。

    曹操听完王猛的汇报,开口询问道。

    “是呀,陛下,刘邦已经派遣韩信攻克了永安,下一个目标便是周国的江陵。”

    “明国那边也同意了我们的联盟请求,他们会从海上帮助我们的。”

    “就是李唐那边还有些摇摆。”

    王猛对着曹操开口说道,明国对周国有种忌惮,他原本就想要搞海权,没想到周国也在搞海权,以明国的体量从国力上是很难竞争过周国的,那么便只能趁火打劫了。

    汉国三面都被周国包围,想要突破益州地区,获得争夺天下的机会,便要进攻周国。

    现在不进攻周国,那么便是慢性毒药,经过时间流逝后死去。

    或者是现在这样直接进攻周国,无论输赢,自己都已经努力过了。

    “李唐那边是什么情况?”

    曹操听闻有些惊讶,在他的设想中李唐应该是第一个愿意的才对,毕竟周国侵占了多少李唐的土地,现在拿不回来,将来就更难拿回来了。

    “李唐如今与隋朝交战,双方有些焦灼,还要分出兵力看着秦朝,兵力有着捉襟见肘,他们认为如今保留与周国的盟约比较好。”

    王猛对着曹操回答道。

    曹操点点头,他也是知道李唐情况的,只是没想到竟然如此,当初李唐也是竞争天下的有利对手呀。

    现在李世民不参与这场战争也是符合他们利益的,自己虽然费尽心力拉拢了一系列盟友,但是周国终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操也没有信心能够一战将周国灭亡。

    李唐趁着各方冲突,都管不到他,挥师北上,如果能够覆灭隋朝,将会再度拥有争夺天下的能力。

    “周朝的那些诸侯王如何了?”

    曹操不只是拉拢了这些外部的盟友,他对周诵国内的诸侯王也是十分感兴趣的,在这种乱世,也分权代表着君主无力控制国内,只要有些诸侯王愿意归顺,等待周国战事不利,便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摊倒。

    “如今周诵在国内分封的诸侯王只有三个,分别是安禄山、桓温和袁绍,像是李密和谢安距离我们太远了,联系不上。”

    “安禄山乃是周诵发小,对周诵最忠心,一般的条件难以打动。”

    “袁绍和桓温是我们的主要目标,现在袁绍对我们有些想法,桓温还在观望。”

    “至于周国内的中小士族,如果周国不处于弱势的话,我想他们还会站在周朝这条船上。”

    王猛对着曹操说道,王猛也是有些无奈的,很多人有种思维惯性,当周朝不出现疲态的时候,没有人会在这条船上跳船,而且周朝能够给予他们的条件也太丰厚了。

    很多当初跟随周诵的老卒,都获得了爵位和土地,愿意开垦海外的还给予了加爵,这也是周诵用来监视海外诸侯的一种手段。

    “那就先这样吧,至于袁绍和桓温,这两个人我都信不过,他们想要观望就让他们观望吧。”

    “我们先动手进攻安禄山的领土,切断洛阳与周诵领土之间的联系,与汉军会师襄阳。”

    “这一次,我们要先灭周诵的半壁江山。”

    “海外就让明朝自由发挥吧,朝鲜、东瀛距离我们太远了,鞭长莫及。”

    曹操知道这些摇摆派不可信,终究要自己动手来过,自己的军力还没有周朝那么庞大,但是周朝在海外投入的兵力太多了,国内还能剩多少兵力呢?

    “陛下,我认为此次不宜深入襄阳,我们全据长江之北即可,仗要一点点的打,饭也要一点点的吃。”

    王猛拒绝了曹操的想法,当初与汉国会师襄阳,只是稳住汉国的手段,想要攻击襄阳便要渡江,这不符合曹魏的战略,曹魏没有强大的水师,一旦渡河,必然会被周军水师困在襄阳,那么曹魏便危险了。

    这次只要收复长江以北,经过励精图治之后,便有了称霸北方的底蕴。

    “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我将军事全权委托给你,宗室、将领皆归你调遣。”

    “我在这里帮你看住虎牢关处的周军和河北的高齐。”

    曹操伸手拍了拍王猛,示意自己的信任,曹操对于王猛的假节钺是常有的事,曹操每次都会向大臣强调,见到王猛要向见到自己一样恭敬。

    两人的配合,也在各方面互补了,战斗力甚至比历史上的曹魏战斗力还要强悍。

    “是,陛下。”

    。。。。。。。

    “陛下,曹操可能要向我们出兵了,皇城司传来消息,曹军有调兵的动向,至于他们要去哪?还不太清楚。”

    “今日凌晨,明军突袭了我们东南沿海,被击溃,现在看来明军也加入了汉军的行动。”

    “明军跟汉军不同,他有些机动性极强的水师,不仅会影响我们东南沿海的稳定,还会影响到我们海外的领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