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刘邦的权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邦端坐在王座上,暗淡的烛火将这间宫室照亮。

    不一会,萧何和张良联袂而至,两人看着陷入沉思中的刘邦,没有开口,只是沉默的等待。

    “你们二人是有什么事吗?”

    刘邦醒过神来,看着两人,对着两人询问道。

    这次出征讨伐周国,萧何负担起了这场战争的后勤的工作,粮草、铠甲等都归萧何调度,张良则时刻通过前线反馈的军情帮助刘邦分析问题,如今两人竟然一起来了,那必然是前线出现了问题。

    “陛下,韩信处有些谣言传了出来,臣等请求陛下判别。”

    萧何上前对着刘邦说道,直接将此事定位了谣言,想要帮助韩信逃脱此劫,毕竟汉国中刘邦麾下武将众多,但是能如韩信者却没有,如果韩信真的出现问题,会影响到汉国的东出大业。

    萧何能够判断韩信不是那种小人,虽然有些功利,但是值得一用。

    随后,萧何继续说道。

    “前方传来消息,韩信与周国正在协商叛逃之事,如今周国的前任丞相陈群已经在韩信帐中,蒯彻如今又为韩信幕僚。”

    刘邦听到蒯彻的名字,瞬间回想起了这个人,毕竟当初就是他给韩信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只不过韩信没有听从,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谋臣是刘邦最为头疼的人。

    如果只是陈群到访,刘邦还有信心韩信不会背叛自己,但是蒯彻的出仕以及历史上韩信的下场却让刘邦有些顾虑。

    “你们是怎么想的?”

    刘邦听出来了萧何想要保全韩信,于是开口对着两个询问理由。

    “韩信还没有谋反的痕迹,周人或许是想要诈我们,一旦我们逼得过紧,韩信可能真的会投降周国,那时便是得不偿失了。”

    “臣以为此时不仅不应该处罚韩信,还应该派遣丞相、太尉前往永安给予韩信嘉奖,以安其心。”

    张良开口直接说道,他想让刘邦做两手准备,一是安抚韩信,二是如果真的韩信有造反之心,那么便让卢绾截断韩信西归的道路,暂时先稳住阵脚。

    张良知道他们这群开国功臣中,刘邦最相信的便是卢绾,从历史上就可见一斑,历史上韩信拜大将军的时候,卢绾就已经是太尉了,名义上的武将最高官职。

    后来册封的异姓诸侯王中,只有卢绾是刘邦的老乡,功绩并没有多少,却被刘邦给予了一个诸侯王的位置,两人关系可见一般。

    刘邦思索便知道张良的想法,于是开口说道。

    “卢绾那个小子去了恐怕会误事,丞相自行前往便可。”

    刘邦知道卢绾的水平,如果派遣卢绾前去,或许会起到反面的效果,既然如此便让萧何去便可以,刘邦还是有信心的,韩信控制的军队都是刘邦的老班底,其中多少中层军官都是刘邦亲自提拔的,韩信就算是投效周国也根本指挥不动这支军队。

    另一个是刘邦相信如今在韩信军中的曹参,曹参可是一个能够出将入相的人物,对自己一直也是忠心耿耿,更是自己老家的班底,值得信任。

    既然曹参一直没有向自己示警,那么便可以说明现在流传的都是子虚乌有的事件。

    “国中士族蠢蠢欲动,陛下应当注意,我想来应该是有些家族已经通周了。”

    萧何开口提醒道,这段时间曹参和夏侯婴都被魏国的势力找上门,曹操乃是曹参后人,曹家与夏侯家世代联姻,早已经亲如一家不分彼此了。

    曹参和夏侯婴有一个能够一举成为皇室的机会,要比在汉国的发展机会多多了,毕竟在汉国他们在努力,也不过能够成为彻侯。

    这段时间萧何也被周国势力寻上,南梁萧衍开始与萧何攀关系,想要凭借着血缘关系将萧何拉拢进自己的阵营。

    如果能够粉碎汉国的进攻,萧衍自然可以凭借此再进一步,家族又能得到萧何这种大才,简直是家族腾飞的起点呀。

    “这件事我知道了,将刘备召回成都吧,军队一走,什么牛鬼蛇神都要浮现出来了。”

    刘邦对此早有设想,所以早早的便准备将刘备从南中征调回来,自从来了领主世界,刘备一直在南中征剿群蛮,政绩做的确实很漂亮。

    刘备麾下还有关张为万人敌,诸葛亮算无遗策,法正制定军略,也是一个能够开创基业的班底,就是没有一个进攻性十足的帅才。

    张良听闻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刘邦竟然能将刘备召集回来,但是转念一想,按照刘邦的性格这样做,也不算是很离奇的事件。

    汉国之所以扩张困难,不是因为国力真的孱弱,当初所有的诸侯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都是兼并一州之地,向外拓展。

    但是汉国的特殊体制,让汉国人才济济的优点变成了弱点,大脑太多,让身体上的肢体都无法进行正常行为。

    每每有战事,能够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各诸侯便开始唇枪舌战从而获得一个出征的机会。

    等到朝中政事讨论完毕,出兵的机会早就消失了,每次出征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