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不哭不饿不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三牛强行忍住笑意,轻轻叹了口气,道:

    “这也是权宜之计,你们俩就先委屈一阵子,帮我顶个十天半个月的。我向你们保证,等我手底下的人手练出来了,立马让你们官复原职,回到运输队去。”

    旁边,一个小捕快见气氛凝重,便对着黑皮打趣道:

    “头儿,你就多费点心吧,咱们兄弟可都记着你的好呢,以后有啥事,一句话,咱们随叫随到!”一句话,让原本沉闷的氛围多了几分轻松。

    阳光洒在街道的石板路上,一伙人忙碌而有序地将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稳稳当当地放上三辆古朴的平板车。

    这三辆车共载有二十八石沉甸甸的粮食,还有两石草料是给牛吃的,为接下来的回程备足了给养。

    其中,金灿灿的粟米占了十五石,每石以二百文的价收购而来;黑芝麻则是十石,每石收购价格是二百五十文;更有大米三石,每石收购价三百文,透着诱人的米香。

    这一趟,光是这些粮食,就耗费了六两四钱的银子。

    而店铺仓库的一角,还有剩下一堆粮食,像小山一样,静静地等待着张三牛和他的队伍将其运送回家。

    张三牛一声令下,队伍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返回单乐县的路途,沿途风景如画,却无人有暇欣赏,只一心想着早日归家。

    夕阳西下,张府的大门缓缓开启,迎接这群归心似箭的旅人。府内,除了几个忙碌穿梭的下人,显得格外宁静,家人似乎都各有忙碌,不在府中。

    张三牛指挥着手下,将一车车粮食小心翼翼地搬进库房。

    随后,张三牛安排随行的几位捕快在客房中歇息,令其他成员回家休息。

    张三牛转身步入内院,只见不苦、不饿、不冷三人正手持扫帚,认真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幸福。

    这三人,曾是县城街头的乞丐,是张三牛伸出援手,将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并赐予了新的名字,寓意着他们从此远离饥饿、苦难,迎接新的生活。

    这一刻,张府内外,都弥漫着一种温馨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息,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更加甜美起来。

    张三牛一现身,张不苦就满脸喜色地迎了上去,眼睛亮闪闪地,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

    “哎哟,少爷,您可算是归来了!这一路上,没遇上啥磕磕绊绊吧?”

    张三牛轻笑着,步伐稳健地往里走,随口问道:

    “还算是一帆风顺,家里头一切都还好吧?”

    张不苦紧跟少爷身后,一脸诚恳地回答:

    “好着呢,好着呢!老爷和夫人天天念叨着您,就盼着您能早点儿回来呢。”

    听到这话,张三牛的脸上不自觉地绽放出了温暖的笑容,那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透着几分满足和欣慰:

    “不苦啊,看你这么能干,心里头可有啥打算没?想不想干点啥新鲜事儿?”

    张不苦闻言,眼里闪过一丝期待,认真地说:

    “少爷,我其实一直有个想法,想去咱们家的店铺里当个伙计,学点真本事,也能为府里出份力。”说完,他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羞涩中又带着几分坚定。

    据张不苦所知,店铺的伙计们,每月的薪水可不含糊,初来乍到的就有700文铜钱入账,转正后更是翻了一番,足足1400文,比那张府里当差的下人可要滋润多了。

    因为安福曾经回来过一次,他满脸得意地踏进门槛,一进门就对着张不苦他们眉飞色舞地炫耀起来:“嘿,你们瞧瞧,我这月钱,1400文,实打实的!”

    张不苦三人一听,眼睛里都闪起了羡慕的光,便把这事记在了心底。

    张三牛轻轻拍了拍安福的肩,说道:

    “这事儿嘛,也不是不能商量。只是店里眼下人手刚好,不过将来有机会,定不会忘了你们。”

    张不苦一听,脸上乐开了花,连忙拱手作揖,连声说:“谢谢少爷,谢谢少爷!我定当更加努力!”

    张三牛话锋一转,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

    “不过啊,要想成为店里的得力助手,记账可是基本功。账目清晰,生意才能兴隆。”

    “啊?”张不苦一听,惊讶得嘴巴微张,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他原本以为记账不过是随手写写,没想到还有这等讲究。

    张三牛见状,笑着解释道:

    “其实不难,听起来复杂,上手了也就那么回事儿。

    我正打算开个学堂,教大家这些实用的东西。

    将来我的店铺要遍布四方,你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呢!”

    这时,张不饿笑眯眯地凑上前来,眼睛弯成了月牙状,问道:

    “少爷,可要沐浴一番?厨房那头正烧着热腾腾的水呢。”

    张三牛轻轻点头,嘴角挂着一抹淡笑:“嗯,好主意。”

    话音未落,张三牛似是灵光一闪,脸上掠过一丝笑意,悠悠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