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断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阵亡的589位明军士兵,要给每位士兵的家属送去15两银子的抚恤金,共花费8835两银子。

    其中还有几名是小旗官,总旗官,又花费了上千两白银,共花费9800余两白银。

    又拿了1000两白银给受伤了的士兵当作营养费。

    朝廷赏赐的5万两白银,到账两,最后也只剩9000两白银了。

    这还只是赏银,饷银早就没有了,时不时的才发一下,早就处于亏空状态。

    不然满饷的明军那战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明军在前面打了胜仗,挡住了建奴大军的进攻,后面的朝鲜却是做出了一个既愚蠢,又让他们无比后悔的事!

    他们居然给明军断粮了!

    曹华直呼:“好家伙!我正愁没有理由出兵攻打你们呢!”

    “没想到你们竟如此的愚蠢,自己给我送来个理由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

    曹华立即做出部署,刘綎的队伍继续留守在宽甸这边,以防建奴南下。

    随后亲自率领1600龙虾兵主力,包括200炮兵携带30门拿破仑12磅炮。搭乘8艘系统大福船走海路直接杀往汉城海边的润川(仁川)登陆。

    给朝鲜王朝打个措手不及!

    朝鲜断粮后,曹华让刘綎迅速控制住了手底下的上万名朝鲜兵,把他们的武器全部收缴。

    愿意归顺的就可以继续在军营里训练,不愿意归顺的就全部拉去做苦力。

    最后大多数人表示愿意归顺。

    只有两千多人不愿意,刘綎也没有跟他们开玩笑,当即把他们赶去做苦力,从事采矿,修路等累活。

    剩余的8000朝鲜兵避免他们是假意归顺,刘綎也没有把他们的武器还回去,至少要等到击败朝鲜军队主力才行。

    曹华在调兵遣将的同时还让人写信大骂朝鲜王朝不地道,我们在前面挡着建奴的大军,刚解除危机,你们就断粮?那我们就只能自己取了。

    朝鲜不提供粮食了,刘綎也向大明那边汇报!并让朝廷调来粮草,下发亏欠士兵的饷银,不然没有了钱粮的士兵会脱离军营,从而导致建奴再次兴兵讨伐!

    曹华并让刘綎用没粮没军饷,士兵军心溃散,现已出现逃兵,恐无法阻挡建奴的下次进攻为由,要到朝鲜境内借粮。

    若朝鲜不肯借粮,他们全体将士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士兵不被饿死,他们只能在朝鲜境内自取了。

    届时免不了刀兵相见,望朝廷无需担心,臣 刘綎代表全军6000多位明军将士永远效忠于大明。

    刘綎当即写道“臣 镇江总兵刘綎,今上表朝廷,朝鲜见我明军将士解建奴之危,便不再为我军提供粮草!

    然军中已无米粮下锅,臣唯恐士兵哗变,不敢限制士兵自由。

    臣 已献出全部俸禄到朝鲜境内购粮仍杯水车薪,已有近半军士离开军营到朝鲜境内取粮。

    臣 需防守建奴,无力控制士卒,致使军士祸乱朝鲜,请朝廷责罚罪臣!

    臣誓死效忠大明,效忠陛下!

    部下所犯之事,臣 愿全部承担!

    今全军已断粮,十万火急,臣恳请朝廷速发粮饷!”

    写完书信后就派人送往大明,就算八百里加急最快也要一个礼拜才能到达京城。

    而此时的刘招孙已经率兵从宽甸那边出发向,渡过鸭绿江向朝鲜汉城杀过去。

    之所以让刘綎上表朝廷,是因为曹华现在还不想太早的与大明决裂。

    曹华现要在大明那边进货粮食等各种物资,才能养的起那么多人,才可以更快的发展起来。

    虽然大明给的粮饷比较少,但也好过没有,也能给曹华省下不少钱粮。

    再说,要是大明对刘綎这边实行封锁,那么曹华就失去了进货,跟销货渠道,这是曹华不愿看到的局面。

    刘招孙出发后,曹华也已经乘船走海路前往汉城了。

    要是大明送来了粮饷那就没有充分的理由了,曹华可是知道,大明户部没钱,但是万历皇帝的内帑很有钱。

    到时就算他舍得送来粮饷也来不及了,刘綎就用朝鲜断粮的当天,军队就已经没粮下锅,不得已当天就跑到朝鲜境内借粮。

    这样也算的上是出师有名了。

    曹华命令刘綎本部派出500骑兵,2000步军,还有他那装备了100支火枪的火枪兵,2600余人从陆路往朝鲜汉城杀过去。

    为了掩人耳目,带队的是几名无名小将,刘招孙乔装打扮后暗中指挥。

    义州,定州,安州,因为太靠近曹华这边的势力,内部早就被瓦解了,加上周围还有曹华大量迁移过来的大明辽东百姓。

    曹华早已把这里看做自己的地盘了。

    只要2600马步军一到,内应就会里应外合协助明军攻城。

    大概只有到了平壤那里才开始出现比较强烈的反抗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