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慷慨大方的天启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些出海的百姓也怕遇到海盗,所以都是团体行动,三五成群的小团体组成一两百人的大团体一起出海。

    也有许多人是一起筹钱购买火器,冷兵器,组成超过500人的大团体一起出海。

    单独出海的百姓也是超过上百人的小团体。

    这些百姓除了路上吃的粮食,还有一些工具,大部分钱财都用来购买装备了,还有许多自制的武器,海盗是猪脑子才会打劫这些人。

    看到挂着龙虾旗的船,这些海盗就没了兴趣。

    这特么哪是百姓,这特么是武装组织吧!

    船上除了些粮食之外没有一点值钱的东西,武器倒是有一大堆,抢他们?除了崩掉自己一嘴牙之外,一点好处都捞不着。

    曹华靠着卖火器也能赚到了不少钱,工匠都在忙着制作武器装备。

    在东江城这边是冶炼为主,再把钢铁运到润川城那边打造兵器。

    润川此时不仅是商贸繁荣的城市,还是兵器的倾销之地。

    曹华从美洲回到润川时就把路上编写的资料都交给了工匠。

    润川城那边有上百名大明工匠,朝鲜各类工匠2000人,他们都可以研究资料里面的知识。

    百姓出海,不仅火器得到大量的订单,海船的订单也是排到了一两个月后。

    不管是民营,还官营各工厂都忙的不可开交。

    促进了造船业,火器的发展。

    曹华也给百姓们指了两条路,想要快点发财的就往北,也就是到达奴儿干都司以北地区,那边有黄金,有动物皮毛,有木材,但是环境恶劣,难以生存。

    另一条路就是下南洋,那边有着一年三熟的水稻,没有冬天,唯一的难题就是南洋那边盘踞着不少佛郎机人,前往南洋的百姓必须团结一致!

    曹华还允许百姓自己制造,研究火器,以及各类工具的改进,研究成果官府会出钱购买,同时还允许他们开办私塾,培养更多的人才。

    安排好刘綎他们之后,曹华就返回润川调集物资。

    把所有的船都给调集回来,在大明那边买的8艘普通福船也早早的从咸兴府码头出发绕过朝鲜半岛赶回润川。

    因为海面结冰以后8艘移民福船已经去不了枯叶岛那边了,几个月前就已经回到润川这边用作运输货物,或者给海军陆战队训练用。

    18艘系统大福船除了留在美洲那边的1艘之外,剩余的17艘也全部集结到润川码头。

    17艘40米大福船十分的壮观,还好润川码头够大,不然都装不下这么多船。

    除了福船以外,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又造出了50多艘鸟船,只不过大部分都被卖了,还有20余艘没卖出去,曹华也都用来运送物资了。

    其余那些20米以下的小海船更是多达40余艘,在朝鲜水师那里又缴获了大小战船30余艘。

    曹华能调动的所有船只加起来已经超过了百艘,只不过大部分都是小船。

    但这百余艘船一次也能运送7000人以上。

    曹华决定,前往辽阳出动1300名龙虾兵,还有刘綎的3000川兵,1000骑兵,共5300人。

    拿破仑12磅炮除了留在美洲那边的20门之外,在润川还有东江城里一共有90门,为了不影响军队的机动性只出动了40门拿破仑炮。

    而运送这40门火炮,还有一些弹药物资,以及明军的大小火炮60余门,这么多火炮,需要2000人以上才可以运送。

    曹华只能抽调2000朝鲜兵负责跟在后面运送这些物资。

    所以单单前往辽阳那边的就有7300人,还有战马,驮马都要运过去,工程量十分巨大。

    上百艘船在润川这里集结,引得很多商人围观,特别是那17艘系统大福船,许多小国的商人无不感叹曹华的强大。

    船队在润川这里运走了1000名龙虾兵,还有40门拿破仑炮,以及相应的弹药,粮食。

    随后北上东江城,刘綎已经在那边集结队伍了。

    船队接到刘綎之后再绕过辽东半岛前往大明辽阳地区。

    曹华要在半个月后才过去,所以还有300龙虾兵是最后才出发的。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装卸物资,人员登陆都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过去一趟来回大概需要8天左右,需要运两趟以上才能把所有战兵以及物资运送过去。

    在三岔河口登陆后还要走大约130公里的陆路途经耀州,海州,鞍山,最后到达辽东治所辽阳城,这么远的路程又要两三天以上的时间。

    待部队全部抵达辽阳前后总共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努尔哈赤大概也是那个时候出兵进攻沈阳的。

    战兵加上辎重部队7300余人,刘綎对外号称2万大军,并向大明朝廷讨要所需的粮饷。

    刘綎报2万大军已经够夸张了,到了朝廷兵部,户部那里直接上报了4万大军给天启皇帝。

    泰昌皇帝朱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