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妙玉(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回贾府。

    刘姥姥进荣府,闹出了一系列笑话,但这些都与贾珠无关。

    贾珠终于有时间,好好调教贾琏三人了。

    其间,暗卫每天都会将神京城的大事小情汇总好,报告给贾珠。

    所以贾珠也算是,人在家中坐,能知天下事了。

    其中,也有几件事吸引了贾珠的注意。

    其一,便是甄家进京时,除了他们自己人,还带了两位尼姑,一老一小,是师徒关系,现住在神京西门外的牟尼院。

    贾珠也没想到,时隔两年,还能在神京城再听到妙玉的消息。

    贾珠以前只以为妙玉是庙中的黛玉,是黛玉出家后的化身,红玉则是黛玉在事业上的化身。

    贾珠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人,哪有什么本体和化身之说?

    只是没想到,妙玉和甄家的关系也不浅。

    对于妙玉的身份,贾珠也知之甚少,只知道是苏州人士,祖上是读书仕宦之家。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 只好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在庙中带发修行。

    是什么病,这么神奇,遁入空门就可以好?

    为什么替身没有用?是因为有其他替身被安排去干别的事情了吗?

    妙玉的出家之地在苏州玄墓山蟠香寺。

    玄墓山是西晋时期,青州刺史郁泰玄晚年隐居之地,后来也葬在此地。相传,郁泰玄性情宽厚仁和,墓葬之时,有数千只玄鸟衔土为其铸墓。

    因此,玄墓山既指郁泰玄的墓,也指玄鸟衔土而葬的墓。

    玄鸟又是商朝的图腾,《诗经》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所以玄鸟可以看成是国鸟。

    蟠香寺又何解呢?蟠者蜿蜒曲折,有蟠龙之意;香在此处自然指的是香火,连在一起可不可以理解为蟠龙香火传承之地呢?

    贾珠对妙玉的身份是越来越好奇了。

    不过并不重要,纯粹就是好奇,贾珠让王大柱派几个暗卫,随时盯着妙玉二人。

    第二件事就是愈演愈烈的夺嫡之争,四皇子旗下的许多产业都关门歇业了。

    民间的传言也越来越离谱,说几位皇子为了皇储争得头破血流,京城百姓争相吃瓜看戏。

    大乾的外患暂时是没有了,但是内忧却有一大堆,首当其冲便是皇权的传承。不仅仅只是隆正帝的几位皇子,可能还有忠顺王和义忠亲王世子。

    其次,便是皇权和勋贵世家的矛盾,最主要的就是贾家和其他三大异姓王。

    最后,便是世家与百姓的矛盾,建国这么多年,土地越来越集中,普通百姓的生存越来越艰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世界原本很简单,但最终变得很复杂。

    所以性恶论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人性本恶,世界又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自然界也一样,如果一棵树和另一棵树相隔很远,自然可以和平共处。

    但是如果它们处于一个狭窄的空间,阳光、空气和水都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它们也只能自相残杀,争夺生存资源。

    这是生物的生存本性,生存是生物存续的第一法则,其他一切的东西都要为这条法则服务。

    人的恶不在于生存,而在于无穷无尽的需求,欲壑难填,永不满足。

    如果是追求绝对的需求满足还要好些,但人类的根本弊端在于追求相对的满足。

    一个人的满足不在于自己拥有多少,而在于与别人相比,自己是多了还是少了。

    一座干净整洁的石屋,足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了。

    但是如果它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旁边,石屋的主人就会觉得它是如此的肮脏不堪,难以忍受。

    但如果它是在一片茅草屋之中,那它又会受到多少人的羡慕和仰望呢?

    每一个人从心底里都想要最好的东西,最大的权力,如西西弗斯一般,一刻不停地始终推着巨石向上攀登。

    人的解放,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呢?

    贾珠当前的任务,就是守护好贾家,守护好家人,若有能力,再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

    闲来无事的日子,时间过的最快,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流逝着。

    但是对贾琏、贾蓉和薛蟠三人而言,每天都度日如年,像是在十八层地狱里受刑一样。

    好在,他们已经开始慢慢习惯了,身体也精壮了不少。

    每天只有上午训练,其实训练量并不大,至少远远比不上贾珠当初在王家庄训练亲兵的时候。

    目前才练了半个月,还远远不够,至少也要练一年,才能把基础打好。

    九月二十四日是宁府贾敬的寿辰,贾珠才给三人放了假。

    这么多年,贾珠还没见过一次贾敬,也不知道这位敬大伯是个怎样的人。

    这天,宁府又办了席,请三家人在一起聚聚。

    贾珍先将上等可吃的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