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甄英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到白莲教圣女,这又要牵涉到几年前的一个旧闻。

    前文已经介绍过,当朝的白莲教是一个什么情况,无非是一群三教九流聚众形成的一个个小团体,打家劫舍,偷鸡摸狗,无恶不作,对外都称自己是白莲教。

    所以白莲教已经不是一个教派了,而是对民间反动群体的统称。

    这些小团体也乐得如此,拉大旗做虎皮,聚众三五十人,就说自己是白莲教某某分支,而头目就是一地舵主,说出去不仅有面子,还可以唬住官兵。

    世子和甄家扶持的这个白莲教和民间团体还是有区别的,根源还是通过神灵降世拯救世人来吸引信众,区别在于有钱有粮,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有一定数量的护卫,就是一支隐藏在民间的军队。

    说军队也不恰当,毕竟没有经过特别正规的军事训练,也不会经常聚在一起活动,武器装备也很落后。

    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练兵,就是因为如果某个地方突然一下少了几万百姓,一定会引起当地主官的注意,提前暴露的风险比较大。

    但甄家和世子在深山老林之中也确实训练了一支一两万人的军队,上次在金陵之战中就出动了一半,被贾珠杀的丢盔弃甲,几乎全歼。

    而且贾珠派暗卫跟随残兵,还找到了他们练兵的老巢。

    只不过贾珠放了他们一把,否则当时带着江南大营横扫过去,那甄家和世子多年的准备就荡然无存了。

    之所以留下他们,贾珠就是想把江南的水搅浑。

    毕竟贾珠当时也在江南训练暗卫,如果被官方发现了,也可以打出白莲教的旗号,栽赃给世子。

    而且贾珠在扬州还有三个盐商,如果江南太安稳了,那私盐的生意也没那么好做。

    浑水才好摸鱼,有世子和甄家这条大鲇鱼在,江南的水就清不了。

    世子和甄家扶持的这个白莲教,世子是实际上的掌权者,既提供银子和粮食,更提供造反的大义。

    世子是太上皇的嫡长孙,由他来扛起起义的大旗,名正言顺,又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但白莲教毕竟是一个以封建神权为核心,以救世信仰为宣传方式的组织,需要有一个精神信仰。

    于是世子就编了一个圣女降世,拯救世人的故事,而这个所谓的圣女,就是世子明面上的妹妹,秦氏可卿。

    当年,罗钦顺和戚建辉伙同白莲教在铁网山刺杀隆正帝,隆正帝顺道就查出了秦可卿是白莲教圣女的身份。

    但是隆正帝也不能明面上赐死自己的侄女,毕竟她每天都在宁国府里,没有犯罪事实,一切都是她哥哥做的。

    因此,隆正帝这才安排隐藏在世子身边的暗子张友士,给秦可卿传递出希望她自杀的信息。

    这个张友士在金陵之战前就已经失踪了,这些所谓的真相,也是贾珠一点点拼凑出来的,其中一部分还是世子的一面之词。

    也有可能张友士就是世子的人,秦可卿是得了世子的命令才自杀的,毕竟秦可卿也不是他的亲妹妹。

    虽然秦可卿死了对世子没什么影响,但是白莲教的信仰没了。

    整天宣传圣女降世,拯救世人,但圣女不能只是一张画像吧,到底什么时候才会降世?

    脑子清醒的人,自然知道所谓鬼神都是骗人的,但总有些脑子不清醒的,对圣女抱有最纯粹的信仰。

    没办法,世子只能命令甄应嘉寻找和画像极度相似的人,来做白莲教的圣女。

    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让甄应嘉给找到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甄英莲,也就是香菱。

    甄英莲本是姑苏人士,是乡绅甄士隐的独生女,五岁那年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先是被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又被薛蟠抢去做妾。

    幸亏当时的金陵知府贾雨村因惧怕贾珠才没有草草结案,而是替甄英莲找到了其母封氏。

    甄父名为甄士隐,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但在本地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

    甄士隐此人,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的人品。

    只是不曾想,甄英莲走失的那年,仁清巷葫芦庙中不小心失火,将整条街都烧的如火焰山一般,甄府也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

    甄士隐先走丢了女儿,后失了府邸,只得和封氏投靠岳父封肃。

    这封肃也是一个嫌贫爱富、欺软怕硬的市井小人,当甄士隐家境优渥时,封肃会巴结女婿;但当甄士隐遭遇不幸时,他不仅不提供帮助,反而趁机坑蒙拐骗,占尽便宜,半吞女婿银两,仅予薄产。

    或许刻薄与势利,便是人世间的风俗。

    甄士隐面对生活的磨难,以及岳父的苛责,只听了一首好了歌,便跟着一个跛足道人,出家去了,不知去处。?

    其母封氏,一时没了丈夫,又只能寄居在娘家,整日受父母和哥嫂的脸色,只把她当下人对待。

    贾雨村将甄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