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惊变(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政变不是战争,一次成功的政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就是情报,谁掌握了更多的情报,谁就有可能成功。

    第二就是要快,越快解决敌人越好,最好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其歼灭。

    第三就是夺权,政变的核心是权力而不是杀人,所以政变是一个推塔游戏,而不是拿人头的游戏。

    谁控制了皇城,谁就控制了神京;谁控制了神京,谁就控制了天下。

    太监、宫女、大内侍卫和皇城守卫,被训练的最多的是什么?

    第一自然就是忠诚于皇帝一个人。

    如今隆正帝不在,就只能听从皇后和太子的命令。

    在张皇后没有现身的情况下,太子法理上就是皇城的实际控制人。

    第二就是遇到事情不可妄动。

    在历史上历次宫廷政变中,大内禁军懵逼的情况不在少数。

    在发动政变的时候,他们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谁忠谁奸,更不知道应该帮谁?

    他们甚至分不清他们是在发动政变还是在阻止政变。

    理论上,除了皇帝的命令,谁的命令他们都不应该听。

    还是同样的问题,太子是掌权者,只要他不愚蠢到声称自己是在造反夺权,皇城内的任何军事力量都要听从他的调动。

    就算上层将领知道了造反的真相,有三点对太子也是有利的。

    第一,无论多么坚固的城门,钥匙始终都是掌握在人手里。

    第二,没有人可以拒绝拥立之功。

    第三,敌人一定还存在其他敌人,拉拢敌人的敌人去对付敌人,就可以事半功倍。

    当皇帝和皇后都不在的时候,太子的任何举动能叫造反吗?那叫整肃皇宫。

    周贵妃和太子以有人入宫行刺太子为由,很快就控制了皇宫,第一条命令就是严禁任何人出皇城。

    周贵妃控制坤宁宫的理由就是,坤宁宫的宫女伙同刺客刺伤了张皇后。

    张皇后担心坤宁宫里还隐藏着刺客,便去了周贵妃的翊坤宫养伤,命令她和太子来坤宁宫调查刺客。

    借口虽然拙劣,但是很有效,有任何人敢质疑她吗?

    就算有张皇后的心腹察觉不对,在不明白事情真相的时候,也只能听信周贵妃的一面之词。

    否则周贵妃立马给她安上一个刺客内应的身份,安排侍卫们将她们拿下,也合情合理。

    控制了坤宁宫,再控制其他地方就简单多了,只需太子的一句话就行了。

    这些人甚至不知道是太子的命令还是张皇后的命令,反正稀里糊涂执行就是了。

    控制皇宫之后,太子立即命令心腹侍卫带着坤宁宫的传旨太监,去召诸位皇子进宫。

    如果派其他宫的太监去,可能会被皇子们察觉出异常。

    这些太监也是周贵妃精心挑选的,以身家性命威胁,以富贵权势诱惑。

    只要不是张皇后的心腹,谁还会为了一个死人而牺牲自己和全家人的性命不成?

    此时已经卯时,内阁大学士陆续入宫办公。

    由于阁老要经常和皇帝商议事务,所以办公地点设置在皇城内。

    今日皇城的守卫貌似比以往更多,宫廷内也见不到打扫的宫女和太监们。

    几位阁老都觉得诧异,难不成宫中发生了什么变故?

    周仁早就等在内阁办公的地点,向他们解释了一番,只说是在戒严抓刺客,等刺客落网后,便会恢复正常。

    听了周仁的解释,阁老们这才打消疑虑。

    毕竟,他们也不可能想到会发生太子夺权这种事,太子手握稳赢的王牌,没有造反的理由。

    四皇子府。

    四皇子才刚起床,昨晚才刚梦见太子被关进宗人府的场景,一大早便觉得神清气爽。

    几位皇子之所以一直没有着急动手,就是想等隆正帝即将回京的时候再动手。

    一来不会影响太上皇和太后的葬礼,事后就算隆正帝知道是他们几位皇子设计陷害太子,也可以处罚的轻一点。

    只要阁老们和六部尚书亲眼看见太子和黄昭仪的丑事,就算隆正帝不愿意,也不可能不罢黜太子的储君之位。

    隆正帝知道太子是被陷害的,也不影响事情的结果。

    毕竟睡了是事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太子都有罪。

    二来就是担心提前动手,周家人可能会暴起发难。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周家是和太子深度绑定的,太子倒台,他们也完了。

    新上位的太子不仅容不下原来的太子,原来太子的附庸势力也会被一网打尽。

    为了防止周平狗急跳墙,他们这才把时间拖后,尽量拖延到隆正帝还有一两天就快回京的时候。

    就算周家人暴起发难,几位皇子联合在一起,也还可以抵抗一段时间。

    再等隆正帝回来收拾残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