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事变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新帝登基,改年号“元兴”。

    元兴元年,酆都事变。

    新帝继位当日,巴陵元氏正式宣战,天下气运两分,群雄逐鹿初见端倪。

    皇室吕岱自请前往巴陵应战元氏,被新帝封为“镇南王”。

    其手下大将无射军统领吕梁威名赫赫,屡战屡胜。

    元氏依托地藏宝珠,划淮水支流而治。

    双方水战互有胜负。元氏无法踏足巴陵更多地域,吕梁也无法攻入元氏驻地。

    同年夏,天下人花圆满以上高修受修士吕崇之邀,共赴妖岛欲壑谜障,参悟《太玄真一本际经》。

    由道门三清观、佛门睡佛寺为首,天下修士纷纷响应。

    十数道各色虹光落入其中。

    元兴二年,滁州事变。

    滁州蕤宾、林钟统领袭杀滁州官员,奉戎狄活佛入境。

    全境宣扬“月光普照世间疾苦”、“信我佛者,死后不入地府,神魂归于东方净琉璃世界”、“十二神将临世,颂赞药师琉璃光如来”。

    同时与南部苗民共奉元氏为尊。

    有诗歌传唱三圣:

    地藏悲悯,愿深如海,度尽幽冥众苦。月光澄澈洒银辉,映尘世、祥和处处。

    药师妙法,琉璃光灿,疗愈众生疾苦。三圣辉耀映乾坤,护三界、慈恩永固。

    元兴二年末,黎族进犯潞州。

    黎族大祭司发难,无视风雪天气,发动兵主阵法,突袭潞州。

    斩下太簇军统领头颅,装殓在木盒内,派遣使者随战书送往酆都。

    战书含义简洁,称新帝无故质押黎部子民,惹来兵主震怒。若不及时释放两人,割地赔款,兵主将踏遍潞州,直击酆都迎回族中勇士。

    新帝见得太簇军统领身首异处,大怒,将来使凌迟。

    同月,酆都遣隐族嫦氏珏,领黄钟军镇压黎部。

    仅是豆蔻年华的嫦珏,奉请族中“号钟”、“绕梁”两大古琴,手持月宫桂枝所制法笛,前往潞州。

    元兴三年春,潞州边境之战。

    嫦珏遭城中内奸出卖,陷入黎部十面埋伏。

    危急时刻,古琴“号钟”逞威。

    嫦珏以寿数为代价,彻底激发古琴神通,音如钟声、号角长鸣!

    神通时序花令覆盖大半边境,无数花卉、草木自土壤中破土发芽,无视季节、气候,瞬息长成。

    荒芜地转瞬成绿洲。

    以音律拨弄大道、以神通催生草木。

    两相结合,造就空梦幻境。

    无论是黎部战士还是潞州百姓,牵扯其中后不分敌我,无有好坏,亲如家人。

    幻境不散,嫦珏不知所踪。

    元兴三年中旬,滁州北部。

    两道光柱冲天而起,带起无量飓风,随后显出两道女子身影。

    一人化光冲向潞州,一人飞往三妖岛方向。

    有修士认出,二人乃是三清观无所不知风怡、隐族嫦氏嫦珏之母嫦月娥。

    元兴五年,庐州权力之争。

    陆家陆神荼自新帝登基以来,奉命与三妖岛往来密切,交易有无。

    姑洗、中吕两军转镇守为护持,保证互市公正。

    互市开启后,庐州百姓的富庶肉眼可见。

    陆家每季一次,运送大量珍宝入酆都、巴陵,协助镇压元氏。

    有传言称,两军统领暗中奉陆家为主,与大魏离心。

    言官御史风闻奏报,被新帝斥责。

    为求公允,新帝下旨星宿宫残余门人前往庐州,名义上监察庐州百官。

    元年时,星宿宫群殿崩解、宫主风老羽化(这里是指修士死亡的美称,不是成仙),门人群龙无首,分裂成两派。

    一派前往巴陵,奉原宫主风老之女、三清观二徒风怡为尊,相助对抗元氏。

    一派留在酆都避世修行,极少露面。

    而今奉旨前往庐州,一行二十余人低调出发。

    短短半年,与姑洗、中吕两军多次产生冲突,陆家屡屡居中调停。

    星宿宫中有人运使神通,陡然袭杀陆神荼,被星光拦下。

    其余星宿门人认出,陆家所有乃是群星图中天玑法宝,质疑星宿宫至宝群星图落于陆家手中,要求陆神荼归还。

    当初斗姆一事,星宿宫门人知晓内情者不多,几乎尽数殒命于观星阁一战。

    星宿门人善结阵对敌,二十余人可结成太微垣,立传闻中的小天庭阵,攻守兼备。唯独缺失星宿法宝,威能勉强可战地花修士。

    但如今人花以上修士尽数在欲壑谜障未出,他们结阵后在庐州无人能敌。

    后跂踵岛龟族现身,结八门龟甲阵,无视攻击,入阵困杀星宿小天庭阵眼,暂平风波。

    元兴七年,酆都内城。

    唐肃玉已经是志于学的年纪,胸中五炁在元兴二年尽数点亮,循环相生,只差五行化五老,从而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