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儿子的成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狗身上的毛有些脏,白色变成了灰色,眼角挂着眼角屎,脖子里那根铁链如旧。

    因为它进了这个门,脖子就被挂上铁链,再没能出去过,它的狗生就在这一圈不足四平方米的地方度过。

    狗盆里没有食物,只有半盆水,可能狗子吃完了饭,沈玉又给它倒的水,天气热怕渴着它。

    沈玉是它的老主人,它是沈玉的老伙伴,可能也只有这两能这样相依为伴了。

    两个孙子去上学了,沈玉在北面的老房子里睡觉,外面进来人也没知道。

    儿子们都在家时,沈玉住在西面新盖的房子里,儿子们不在家时,她就住在北房。

    北房后面是山崖,里面凉快,就是房间小,是六十年代那种老规格建筑,不过祖孙仨也住的下。

    院里种了蔬菜,绿油油一片,几只鸡关在大铁笼子里,芍药花开的旺盛,一大朵一大朵的在微风里摇摆。

    院子早上扫过,白土地现在还是干净的。

    韩婷婷看沈玉睡的香,轻轻放下行李,没惊动她。

    沈玉睡眠多,让人羡慕的好睡眠,倒头就睡那种,韩婷婷睡眠少就特别羡慕沈玉。

    家具还是那些老家具,一件新的都没添加,房屋的地仍是土地,没铺砖,但是打扫的干净。

    炕上的被子已看不出颜色和花纹,这儿的人不喜欢铺褥子,就睡在羊毛毡上,羊毛毡下面铺着麦草。

    炕仍是热炕,炕上不论啥时候都放着一床被子,进门就是热炕头。

    看的韩婷婷鼻酸眼涩,你照顾我十年,我守护你余生!

    这就是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生活。

    年轻人留在老家没收入,仅靠那一亩二分地,填饱肚子都是问题,再别说供儿女们读书了,恐怕学费都攒不够。

    年轻人出去又没法把老人孩子都带上,就算能带上,老人也不乐意离开故乡,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就如沈玉,儿子们想把她拿去身边照顾,老人又不习惯。

    韩婷婷在老家县城转悠了一个月,市场基本是饱和状态,生意不好做。

    许多商户就是周边的农民,家里的地也兼顾种着,两边都有收入。

    城市住惯了的韩婷婷,回到海东市最贫穷的一个县,那种感觉不言而喻,所以她没找到商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