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讲】(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者围绕着月亮。你看太阳的时候,会看到旁边有一个邪恶的黑气围绕在旁边,这叫“晕”。这个“适”,就是这个邪恶的黑气把日月给遮蔽了。前面的“晕”是围绕在周围,这个“适”是把整个日月都遮蔽住了,叫作“适”。“佩玦”,是指这个邪恶黑气的形状。当这个形状是产生一个横向的、长形的、一个横梁状的,叫作“佩”;如果这个黑气是一个半月的形状,这个叫作“玦”。总而言之,“晕适佩玦”就是围绕在日月旁边的黑气。这是一种日月的凶相。

    或者看到了“彗孛飞流”。这个“彗孛飞流”是晚上星星的一个凶相。“飞流”指的是它的性质,“彗孛”指它的形状。我们先看这个“飞”,就是我们看到那个星辰的光明从空中突然飞过去,像流星一样,在空中从左边到右边这样飞过去,这个叫作“飞”。这个也是一种凶相。“流”就是这个星星突然从空中整个掉下来了,从空而降叫作“流”。那么这个“彗”,指这个星星突然产生一道很强很强的光明,这个光明是一条线的,叫“彗”。一条线的、很长很长的光明从空中突然射下来。“孛”,这个光明是点状的,它一个点状向四方发散。前面是一条线,这个是点状的,向外面发散出来,叫作“孛”。“彗孛飞流”指的是晚上星辰的一些凶相。

    “负耳虹蜺”是空中的一种阴阳之气的凶相。“虹蜺”指的是性质,“负耳” 是指形状。什么是“虹”呢?就是白天你看山上突然出现一个阳刚的凶气,叫作“虹”;“蜺”就是在晚上的时候,你看这个大地突然出现一个邪恶的阴柔之气,这叫“蜺”。“蜺”是指阴柔的,“虹”是指阳刚的。“负耳”就是说这个阴阳之气,就像弓之背。你看弓之背,它是没那么圆,斜度比较大一点。如弓之背叫“负”。“耳”,如一个月亮的半圆形,比较弯曲的,形状是一个半圆形,叫作“耳”。这个“负耳虹蜺”是指一种空中的阴阳的邪气。

    这个国家的人,由于过去的恶业,就出现了这种种的灾恶之象。但是另外一个国家完全没有看到。

    我们看总结。

    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就是说,这种灾恶的相状是其中一个国家能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但另外一个国家完全看不到、听不到,也完全感受不到。

    这句话主要是在讲什么观念呢?就是讲到前面说的“当处发生,当业流转”。就是说,我们的果报体,是每一个人的心性一念妄动以后产生了业力,也在我们心性当中表现出来让自己来受用。自己造业,自己变现出来给自己受用,就叫“当处发生,当业流转”。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外在的世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变现出来的。

    我们讲一个历史的公案来加以说明。春秋时代宋国景公的时候,宋景公有一天晚上下了殿以后,突然觉得心里面闷闷不乐。所以我们心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卦相,心里面其实就是一种相貌。他就请占卜的师傅来占卜,看到天上出现了凶恶的灾星。这个时候宋景公就很紧张,心里面闷闷不乐,天空又出现了灾星。他就把他的一个很有智慧的大臣子韦请过来,跟子韦说,我心里面感到非常的烦闷,好像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要发生一样,然后天上又出现了灾星,应该怎么办呢?你帮我想个办法。这个大臣说,从这个灾星来看,这个灾难跑不掉,一定要出。大王!你最近会有大灾难出现。但是子韦说,根据我所学的智慧,我们这些道术是可以把这个力量移转掉。要不这样子,大王!我帮你做一个法会,把这个灾难的力量移到宰相的身上,由他来承当。你说好不好?

    宋景公说,不行啊。我是国君,宰相是听我的;我做错,我自己负责,怎么是宰相来负责?这不合道理。不可以,不能由宰相来负担。那么子韦说,宰相不能负担这个业力,我们可以移之于人民,把这个灾难给人民。这个时候人民会有很多人产生病痛,把这个业消掉。宋景公说,我身为国君,要造福人民;我造福人民都来不及,怎么能把这个灾难去送给人民?这个不对,不可以,不合道理。人民没有错。那么子韦说,移之宰相不可,移之人民也不可,要不这样子,我们做个法把这个灾难的业力移之于饥馑,让老百姓饥荒,把这个业释放出来。宋景公说,不可以啊。老百姓饥荒很痛苦的。那这样子,不要移了,干脆由我来承当好了。

    宋景公讲完以后,子韦就拜下去说,君有仁慈之心,天必厚赏之。他说,君王你现在起了三个坚固的善念,我跟你讲移之于宰相,你说不可,第一个善念;第二,移之于人民,你又说不可,第二个善念;第三个,移之于饥馑,你又说不可。他说,你生起三个重大的善念,上天一定要重重地赏你。果然,第二天再请星座官来看灾象,已完全消失掉了。

    当然,从佛法的角度,不是上天赏他,诸位知道谁赏他吗?“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们一念心性是本来清净、本来无一物的,但是我们动一个念头以后,“当处发生” 。这就是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可能是一个善的力量,也可能是一个邪恶的力量,就保存在心中了。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个力量怎么样?“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