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讲】(6/6)
,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能分别的心跟所分别的所谓的法尘,其实都是不真实的,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这个能缘的心跟所缘的法的相互作用,只是个人的业力所显现的一个假相跟作用,它的本质就是真如本性。
这个地方,我们把这个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讲完了。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道,大乘的真实之道、大乘的成佛之道,是无所不在的,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就在我们穿衣、吃饭、睡觉当中都经常显现,只是我们没有回光返照,当面错过而已。不是说你到哪里去,到西藏去干什么,求什么道,不是!其实道就在你的身心世界当中,只是我们是不是具足这个智慧的法眼去观察它,去把它找出来,当作你一个成佛的正因,当作你修习菩萨道的一个真实的首楞严王的功德,如此而已。
所以,我们讲开悟的楞严,其实悟的是什么?悟的就是,在身心世界当中,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遇到了身心世界的时候,你是向外攀缘,那就完了,那你启动惑、业、苦;你能够回光返照它的道,不随外相而转,你去回光返照它的道,那就是法身、般若、解脱。
所以每一个法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杂染之法;每一个法对我们来说,也都是解脱安乐之法。关键就是,巧妙在你一念心。
我们不应该说外境有什么问题,不应该这样讲。一把刀子,你会用它,它可以割除你的毒瘤;你不会用它,它就伤害你。所以,每一个法都是一体两面的,善恶两面。我们在人事当中,我们没办法去改变别人,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但是你要会巧妙,你就在整个环境当中去消你的业障,去积集你的资粮。这个人事,你不会好好应用,你一天下来就造很多罪业,伤痕累累。因为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你真如本性,只是我们是不是能够回光返照而已,是这个意思。
我们能分别的心跟所分别的所谓的法尘,其实都是不真实的,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这个能缘的心跟所缘的法的相互作用,只是个人的业力所显现的一个假相跟作用,它的本质就是真如本性。
这个地方,我们把这个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讲完了。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道,大乘的真实之道、大乘的成佛之道,是无所不在的,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就在我们穿衣、吃饭、睡觉当中都经常显现,只是我们没有回光返照,当面错过而已。不是说你到哪里去,到西藏去干什么,求什么道,不是!其实道就在你的身心世界当中,只是我们是不是具足这个智慧的法眼去观察它,去把它找出来,当作你一个成佛的正因,当作你修习菩萨道的一个真实的首楞严王的功德,如此而已。
所以,我们讲开悟的楞严,其实悟的是什么?悟的就是,在身心世界当中,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遇到了身心世界的时候,你是向外攀缘,那就完了,那你启动惑、业、苦;你能够回光返照它的道,不随外相而转,你去回光返照它的道,那就是法身、般若、解脱。
所以每一个法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杂染之法;每一个法对我们来说,也都是解脱安乐之法。关键就是,巧妙在你一念心。
我们不应该说外境有什么问题,不应该这样讲。一把刀子,你会用它,它可以割除你的毒瘤;你不会用它,它就伤害你。所以,每一个法都是一体两面的,善恶两面。我们在人事当中,我们没办法去改变别人,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但是你要会巧妙,你就在整个环境当中去消你的业障,去积集你的资粮。这个人事,你不会好好应用,你一天下来就造很多罪业,伤痕累累。因为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你真如本性,只是我们是不是能够回光返照而已,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