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讲】(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怨天尤人,就是这样子。因为你的思考模式不能改变,你业力不能改变,你生命的显现就不能改变。我们要知道一观念,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很公平的,你给它什么讯息,它就怎么显现,心境决定处境。

    第二种人,他看到这只蜘蛛,他得到一个启示,这个蜘蛛跟我一样,生命中充满了挫折,但是其实这个墙壁的潮湿只有中间这一块,它只要转个弯的话就过去了,你不一定要直走,不要从这边走,其它的路可以走,退一步海阔天空,什么事不一定要硬着干。所以他从蜘蛛的挫折当中,看到了生命的转机,原来人生是可以有无量的可能性,我可以选择往东往西,可以善巧方便来面对我们生命的逆境,所以他从逆境当中看到了转机。很多事情不要直来直往,等待时节因缘是很重要的,这是第二种人。这种人大概是中等人,他慢慢有一些方法来处理生命的逆境。

    第三种人是高等人,他看到这蜘蛛以后,他回光返照,他说身为一只蜘蛛,尚且不屈不挠,我今天贵为人身,我有多大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人定胜天,我有无量无边的潜能,只要我不放弃,这些逆境是算不了什么的。他能够从外境找到内心中的潜能,上等人,生命是操之在我,我只要愿意改变,我的内心改变,外境就改变,心境决定处境。

    所以我们看到同样一个蜘蛛,去做一件事情遇到了逆境,三个人解读不同。第一种人把逆境是当作是生命的挫败,而自暴自弃,这种人一辈子跟失败是画等号的,他那个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的业,那个生命体不会太美好。第二种人是从挫败逆境当中看到了生命的转机,它开始去化解问题。当然他还是被动,但他能够从被动当中去处理障碍。第三种人是化被动为主动,从生命的潜能来化解逆境。所以我们要知道,其实你今天的生命现象,我们不要说是从业力而来,这样讲是很粗,就是你的思想。所以你平常日常生活你看到事情,你要经常注意你是怎么想的这很重要,影响到你的来生。生命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创造出来的,你有什么想法,你来生就会现出什么相貌出来。

    《楞严经》讲的很清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有什么心态你就有什么生命。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读圣贤书?就是学习圣人的思想,你要学他的思想,你就会产生他的行为,你未来就会产生他生命的现象。我们这一念心很公平,你怎么去薰习它,它就怎么显现出来。讲实在话你的思考模式不改变,你的生命不会改变,因为它是根本。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了解这个道理,什么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圣贤之书,明白圣贤之道,提升自己的见地,你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辛四、明藏性即风大性。(分三:壬一、破妄执。壬二、显理性。壬三、斥迷惑。)

    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当下具足风大之性,风大之性是我们心性本具,风大之相是假借因缘而显现出来。一个是理具,一个是事造,性是理具,相是事造。不管理具,不管事造,都不离开我们一念心性当中,这才是生命的真相。

    壬一、破妄执。

    破除凡夫外道的和合跟不和合的两种妄执。

    【图二】

    总标风性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风大之体:阿难!风大是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怎么说呢?因为它动静无常,风有时候动态的吹来吹去,有时候是静态的就没有吹了,所以它没有一定的常态,有时候动,有时候静,动静不决定,这是风大的体相,而风大的相用要假借因缘而显现。什么因缘呢?比方说,阿难!你平常有时候整理穿着衣服,而入于僧团的大众当中,去做早晚功课,你穿僧伽梨,三衣当中的大衣,一般是九条的,最多到二十五条,假设是九条衣,你穿大衣在大众当中做功课的时候,当拜佛拜下去的时候这衣角会震动,衣角震动就会产生风去触动旁边的人,旁边的人就会有感觉微风吹拂他的脸面。你拜佛拜下去的时候,旁边的人就感到有一种风出现来吹他的脸。这是讲风大之相,是假借因缘而显现。

    征问原由

    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风是从哪里来呢?你说袈裟的震动才产生的,是袈裟的衣角产生的?或从虚空产生的?还是这个人的脸自己产生的?

    别破妄执:破从衣生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阿难!假设这风有一个来的自体,这个自体是从袈裟的衣角而出,先提出这样的假设,这以下从两个地方破:

    一、若风是从袈裟而出,那这样子会有什么问题呢?汝乃披风,那你的袈裟当中就具足风大,所以你披衣服的时候就等于披上一件风一样,因为衣跟风是合为一体,风从你袈裟而出,那你披衣服的时候就等于把风披在身上一样,因为衣跟风已合为一体。这时候其衣飞摇,风大跟衣服合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