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讲】(5/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缘,一个自然,两种而已。

    因缘的思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孔孟之道。有人跟孔子讲一句话说:孔夫子!我讲实在话,你提倡周礼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合时宜,你不可能成功的。春秋五霸每一个人要的就是把军队弄大,版图弄大,追求的名闻利养,每一个人都想称霸天下,你这种遵守礼法的礼节根本不可能实践。孔夫子说:我知道不能实践,但是我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孔孟之道是强调因缘的,他强调世间上要有所作为。因缘就是有所作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你看到整个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它都是从因缘当中去建立他的人生观,有所为。

    道家老庄的思想,是完全相反,他强调无为。你看老庄很强调自然之道,人不要去想那么多,做这些是多余的。他讲出一句话说:天道有常,不因尧存,不因桀亡。天道冥冥当中有它一定的规则,你不要多事,他不会因为尧,一个贤圣的君王出世而存在,它也不会因你一个桀而毁灭。你该怎么样,你就会怎样,你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用的。老庄的思想就是你生命当中只要做一件事情,顺其自然就好。生命的可贵就在于生命的自由自在,你去做这么多事,给自己弄这么多痛苦,结果你也很痛苦,别人也很痛苦。

    这两种思想当然在我们华人社会,就构成一个有所为跟无所为的道理。这两个思想你不能说它错,你看我们有时候,你看我们处理人事,你看身为执事,学院出了事情你怎么办?你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有所为,马上办。但是有些事情你不能处理,越处理越糟糕。你干过执事你就知道,有些事情不处理比处理还好,因为时节未到,所以你必须忍而未发,待其时也,等待是一个很重要的智慧。因为因缘没有成熟,你越处理,它事情本来是一分变成三分。所以你不要以为无所为不重要,很多观念都在无所为当中,把事情让它自然化解掉。那到底事情是要无所为,还是要有所为?那就是看着办。这两种思想错在哪里?错在心外求法,他们两个没看到生命的真相,是错在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一句话很重要,说你:妙达无生,你讲空也可以,讲有也可以,空有皆是方便。

    你今天把《楞严经》读通了,你看儒家思想,看老庄思想,通通是善巧方便。你看顺境的时候有所为,君子要能够把握你的好时机,开创未来,处逆境要安住不动,要以无所为,这个时候少动,多做多错。你身心状态已经不对了,讲实在话,你不要讲话,一个人情况不对了,你讲话就得罪人,少讲话让它这段时间赶快过去。其实你不能说因缘错,也不能说自然错。

    所以你看佛陀他诃责因缘,诃责自然,不是诃责这两种善巧方便不对,是这两种人没有看到生命的根源,心外求法产生自性执。你执着一定要因缘,执着一定要自然,是错在你一定要这样做,错在那个一定。

    你要知道一切法是无生,有时候因缘,有时候自然,这都是生命的善巧,你就通通是对,对跟错是一念之间。所以你要是会读书的人,你把《楞严经》读通了,世间法就是佛法,你要是不会读书的人,什么东西都是世间法,你讲的话全部都是世间法,跟道不相应。

    那么问题点在哪里呢?问题点你要知道生命从哪里而来,你知道这个根本以后,那你在整个生命过程当中,你就知道你有一个目标,在这过程当中,任何人的智慧圣贤之道,都是你一个善巧方便的法门。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根本问题参透,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关键参透了,所有世间的学问你都可以善巧的运用。妙答无生,说空说有皆是方便,说因缘说自然皆是方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