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讲】(5/5)
抗拒的,就是我不随你而转。它的思想就是这样。它是怎么样呢?遇到烦恼的时候,它是回光返照:你从什么地方来?只问它一句话就够了。
所以,我想这个《楞严经》,它在修无漏业、在抗拒烦恼的时候,大家要了解一下。前面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四念处是跟烦恼正面冲突,在烦恼的作用当中跟它对抗,可以说是两个人真妄交攻,正面冲突。本经对治烦恼不是这样,它是回光返照,不随妄转。这个地方大家要了解这两个的差别。
这个地方等于是赞叹,只有真实地回光返照,才能够远离世间的这种痛苦。所有的痛苦都是我们因为向外的执取。向外执取以后,就会产生一种攀缘心,满我们意的产生爱,不满意的产生瞋。而且这个爱跟瞋又变来变去,有时候我们喜欢的东西变成瞋,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又变成爱,所以搞到自己很痛苦。我们必须要修无漏业,回光返照,回到我们的本性,这才是一个所谓的解脱之道。
所以,我想这个《楞严经》,它在修无漏业、在抗拒烦恼的时候,大家要了解一下。前面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四念处是跟烦恼正面冲突,在烦恼的作用当中跟它对抗,可以说是两个人真妄交攻,正面冲突。本经对治烦恼不是这样,它是回光返照,不随妄转。这个地方大家要了解这两个的差别。
这个地方等于是赞叹,只有真实地回光返照,才能够远离世间的这种痛苦。所有的痛苦都是我们因为向外的执取。向外执取以后,就会产生一种攀缘心,满我们意的产生爱,不满意的产生瞋。而且这个爱跟瞋又变来变去,有时候我们喜欢的东西变成瞋,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又变成爱,所以搞到自己很痛苦。我们必须要修无漏业,回光返照,回到我们的本性,这才是一个所谓的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