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讲】(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众生的一念清净觉性当中,又俱足十法界的染净因果,所以我们的佛性跟我们的众生性是互含互摄的。我们众生有烦恼,那当然叫人性,但烦恼中有菩提,人性中有佛性,佛性中又有人性。这个地方就说明了「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光中现佛跟化佛放光,这两个都是在诠显我们众生本俱的性德。前面的释迦放光,释迦牟尼佛的光明是修德,释迦牟尼佛是修来的,你没有修怎么会有释迦牟尼佛?但是我们本俱的佛性,这你不用修,这本来就俱足的,这叫性德。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在讲咒之前是放出两种光明,一种是释迦牟尼佛的光明,修德的光明;一个是化佛的光明,性德的光明。这两种光明会产生作用:

    光现金刚

    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

    「一一光明」第一个“一”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所放出的光明,也就是我们依教起观产生的空假中的智慧。第二个“一”指的是无为心佛的光明,就是我们众生本俱的佛性。我们生起观照的智慧,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我们在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我们经常问自己「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的心本来是向外攀缘五蕴的假相,这时候慢慢慢慢回光返照,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理性。你一回光返照的时候,你会跟你内在的佛性接触;就是你智慧光明跟你内在本俱的佛性的光明,两个会产生接触,我们讲「称性起修」,但是又「全修在性」,修德又会去带动我们的性德。性修二德两种的光明,两个互含互摄,就创造十恒河沙金刚密迹;「金刚」就是特别的坚固,它能够破坏一切生灭的邪恶之法。

    其实这个地方,「金刚密迹」它本来的含意是指金刚藏菩萨,金刚藏菩萨为什么叫密迹呢?因为他外现护法身,内密菩萨行,他把他菩萨的功德隐藏起来,现出怒目金刚的护法之相,叫金刚密迹。它的表法是说:它会生一种破除邪恶、破除生灭的力量。这当然是从前面的性修两种光明的交互作用而产生。这金刚密迹到底是破坏它什么呢?擎山持杵。金刚藏菩萨左手举着高山,右手持着宝杵;“擎山”是表示对治外在的魔境,也就是对治鬼神障;“持杵”是消灭内心的烦恼障;外面是对治鬼神障,里面是调伏我们烦恼的种子。所以「擎山持杵」正是说明持咒的功德,破除内外的魔障,而且这个力量是遍虚空界。不管那一个法界的众生去持,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这「十恒河沙,遍虚空界」是说明他这种功德是遍十法界的。

    这地方就说明它整个持咒的效果。

    大众钦仰

    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佑,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与会大众看到这种情况的心情,是既畏又爱。为什么会产生畏惧呢?因为『楞严咒』它是破障法门,所以『楞严咒』你持起来是阳刚之气很重,金刚密迹。所以与会大众看到金刚藏菩萨,左手擎山,右手持杵,他被他的威德所震撼,所以有畏惧之心。一方面看到佛陀的放光,释迦牟尼佛放光创造了化佛,化佛的光明又进入释迦牟尼佛的光明,这两种柔和的光明产生一种敬爱之心,所以他的心情是畏爱兼抱的。在这两种心情的交接之下,心中祈求佛陀哀愍庇佑,一心一意的听佛陀在无见顶相的化佛当中来宣说神咒。

    在整个表法当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蕅益大师也一再强调就是说,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不亲自宣说咒语呢?他一定要在头顶当中放出光明,光明中再现出千叶宝莲,宝莲当中再另外创造出一尊化佛,而由化佛来宣说,佛陀为什么不亲自宣说呢?

    因为这咒语是一种称性而起的咒语,因为无为心佛是指的众生本俱不假修德。我们知道『楞严咒』被封为咒中之王。为什么?因为其它的咒语都是佛菩萨的本愿力创造出来的。既然是菩萨的愿力,那是有所造作的,佛菩萨一定要动念头,要动念头才能够发愿,才能把这咒创造来,所以这个是有为法、有为诸法。但是『楞严咒』不是释迦牟尼佛动念头,是释迦牟尼佛头顶放光以后创造一个无为心佛,是无为心佛宣说的。所以这『楞严咒』是密诠众生心性的道理。

    所以这个地方正是说明『楞严咒』的殊胜,因为它是无为心佛宣说的,是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的自性功德,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你看到后面的功德是如此的广大,因为它是自性的流露。我们从表法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子二、正说神咒

    咒语在整个经文中是五种不翻,秘密不翻,它是不能翻译的。不能翻译我们也可以解释一下它的道理。在天台智者大师的论述当中,他说:「咒」有四种的含意,虽然秘密不翻,但是它含有四种意思:

    第一、咒语是佛菩萨跟鬼王的圣号,所以你的心跟咒语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降伏鬼神的一种力量。因为你仰仗佛菩萨的威德,仰仗鬼王的威德,其他的鬼神不敢干扰你。这样的解释属于欢喜益。

    第二、咒语是军中的密令。你看我们在军中,你要去一个军队里面,旁边的卫兵会告诉你口号,你要念错了就不能进去,你的口令要是正确了,你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