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讲】(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宣说的,换句话说,这是不思议境,只要是佛陀宣说出来的,那只有惟佛与佛方能证知的,我们只有相信。前面的八段,能灭灾难、能净业障乃至于同佛功德等等,前面那八段功德主要是强调你受持『楞严神咒』,所开显的你内心当中那种真如的功德,是偏重在启动你内在心灵力量来说的,你的真如一启动,自然灭恶生善。这一段的护法述愿,所强调的是你受持『楞严神咒』,能够感应到外面的金刚藏王菩萨,以及种种天龙八部的加持,这地方是偏重在感应他力。前面是启动心力,这一段是偏重在启动他力。

    当然会有人问:鬼神有没有办法真正的去产生保护修行人的力量呢?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一个人、一个众生敢在佛前发愿请佛做证明(不是在佛像,在真佛前面发愿),那这表示两件事:表示第一个、他真实有这样的愿力,第二个、他真实有这个能力。他有这个愿力跟能力,他才敢在佛陀面前发愿,而佛陀保持默然。他没这个能力,他敢在佛前发愿,不太可能!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虽然是天龙八部,但是这些人的威德不可思议。

    癸二、菩萨众

    【图三】

    前面所宣说的都是三界的众生,大威德的众生,这个地方的菩萨是出世的菩萨。

    定散俱护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盘,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

    在佛陀宣说八种功德以后,有八万四千的那由他(万亿),乃至于恒河沙的俱胝(百亿)这么多、这么多数目的金刚藏王菩萨。佛教的菩萨有两类,一个是现慈悲相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都是现慈悲相。第二种是现怒目金刚相,最有代表性的是金刚藏王菩萨,这些菩萨都是手持金刚宝杵,现出怒目金刚之相。这时他们也在佛前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正如我等金刚藏王菩萨这一类的众生,我们久成菩提不取涅盘。

    「菩提不取涅盘」这句话很重要,这些菩萨都已经成就了菩提,而依止大悲愿力倒驾慈航,他们都不是一般的菩萨,都是久远劫来已经成就菩提了。为什么不取涅盘呢?因为他要恒常的随顺『楞严咒』,救护末法持代发菩提心修三摩地的这种修行者。他们就招呼了世尊说:如是修心求正定人,“正”直接了当的意思,正念真如,直接了当,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直接趣入真如的这种修《首楞严王三昧》之人,或者是在道场当中,或者在经行处,乃至于有时候到聚落散心游戏种种的事情,我等徒众,应当要随从保护这修行《首楞严王三昧》、受持『楞严神咒』之人。应该怎么保护呢?

    魔障尽消

    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求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

    金刚藏王菩萨怎么去保护持咒之人?乃至于魔王(六欲天,最高顶天的波旬),还有大自在天(色界摩酰首罗天王宫的天主),这两种魔都不能够去干扰伤害受持『楞严神咒』之人。乃至于诸种种的诸小鬼神,对修习『楞严咒』之人,要保持十由旬之外,除非这个鬼神他发心好乐修习禅定,来跟随着个修行三昧之人。假设这邪恶的魔王乃至于这个魔民、魔女,这种种的鬼神想要去干扰这发菩提心,修持『楞严咒』之人,我以金刚宝杵来破灭、捣碎他的头,犹如微尘。蕅益大师有解释:说这个金刚藏王菩萨看起来好像很残忍,用金刚宝杵捣碎其首,犹如微尘。金刚藏王菩萨是久成菩提,不取涅盘,他是证得了真如佛性。

    真如佛性的人怎么会有这种举动呢?蕅益大师解释说:这叫做「性恶之法」,称性所起法。我们一念心性有「折摄二门」,所以,蕅益大师说:「一折一摄,一慈一威,皆拔苦故。」性恶法门它的善巧,一个安住真如的人他称性所表现的善,现出慈悲相,他所现出的恶,现出怒目金刚相,他们只有一个目地,都为了要拔除众生的痛苦,而依止大悲心的缘故,所以这叫做「性恶法门」,称性所显现这恶法的假相,如是而已。

    所作如愿

    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能够使令这修行人,能够满足他心中的愿望,远离一切的干扰。这地方它还强调,金刚藏王菩萨是保护这个散乱心的人,你看他有时候还跑到村落中去游戏,所以他这个地方不是针对三昧之人,特别是资粮位的菩萨。资粮位的菩萨魔障特别多,比方说他有烦恼障、有天魔障、有五蕴魔障,有死魔障碍四种魔障,所以他也特别需要去保护。

    过去,慧天长老他讲到一个持『楞严咒』的公案,他说:过去在一个丛林的寺庙,这寺庙的旁边是一座道教的道观,两个道场一个是佛教,一个是道教,后来因为土地的纠纷,两个人就产生很大的烦恼。产生烦恼以后,在道教的道观里面有几个人,就持道教的咒,就作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