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小儿腹泻是怎么引起该怎么调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样能减轻肠胃负担,缓解腹泻症状。也可以煮苹果水给小儿饮用。

    二、香蕉

    在小儿腹泻不是特别严重时可以适量吃一点成熟的香蕉。香蕉富含钾元素,可补充因腹泻丢失的电解质。同时,香蕉中的果胶也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但如果小儿腹泻伴有严重的呕吐或者大便呈水样,应暂时避免食用香蕉。

    三、石榴

    石榴含有鞣酸等成分,具有涩肠止泻的功效。可以将石榴皮煮水给小儿饮用,对缓解腹泻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不要给小儿吃太多石榴籽,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四、桃子

    桃子性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桃子可以为小儿补充营养,同时桃子中的果胶也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但要选择成熟的桃子,且去皮后给小儿食用,以减少肠胃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腹泻期间吃水果要适量,并且要根据小儿的具体病情和消化能力来选择。如果小儿腹泻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儿腹泻期间的食谱:

    一、胡萝卜汤

    材料:胡萝卜适量。

    做法:将胡萝卜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后,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即可。

    功效: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其所含的果胶能促进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有止泻的作用。

    二、苹果米糊

    材料:苹果半个、米粉适量。

    做法:苹果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蒸熟后用料理机打成泥。将米粉冲调好,加入苹果泥搅拌均匀。

    功效:苹果有收敛止泻的功效,米粉容易消化,可为小儿提供能量。

    三、山药粥

    材料:山药适量、大米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大米洗净,与山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

    功效: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帮助小儿恢复脾胃功能,缓解腹泻。

    四、焦米糊

    材料:大米适量。

    做法:将大米洗净,晾干,放入锅中用小火炒至焦黄,然后加水煮成糊状。

    功效:焦米糊有吸附肠道毒素和止泻的作用。

    五、南瓜粥

    材料:南瓜适量、大米适量。

    做法:南瓜洗净去皮去籽,切成小块。大米洗净,与南瓜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

    功效:南瓜富含果胶等营养物质,可保护胃肠道黏膜,促进消化,对腹泻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一、小儿腹泻按摩穴位及效果

    1. 补脾经

    - 位置:在拇指桡侧缘,从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 手法:用拇指指腹从孩子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 效果: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可增强脾胃功能,缓解腹泻。

    2. 推大肠经

    -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 手法: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大肠;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为清大肠。一般腹泻多采用补大肠的方法,用拇指指腹从虎口向指尖方向直推。

    - 效果:调理肠道,固涩止泻。

    3. 揉板门

    -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 手法:用拇指指端揉大鱼际平面中点。

    - 效果: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减轻腹泻。

    4. 揉脐

    - 位置:肚脐中央。

    - 手法:用中指指端或掌根揉肚脐。

    - 效果:温阳散寒,健脾和胃,止泻止痛。

    5. 揉天枢

    - 位置:肚脐旁开2寸。

    - 手法:用食指和中指指端按揉两侧天枢穴。

    - 效果:调理肠胃,理气消滞,可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二、小儿腹泻中药贴敷

    1. 丁桂儿脐贴

    - 成分:主要有丁香、肉桂、荜茇等。

    - 作用:健脾温中,散寒止泻。贴于脐部,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作用于肠道,缓解因受寒、消化不良等引起的腹泻。

    2. 肠胃散贴

    - 成分:肉桂叶、吴茱萸、艾叶、砂仁、丁香、陈皮、茯苓、岗松等。

    - 作用:温中散寒,燥湿止泻。用于寒湿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肠鸣。贴于肚脐处,可有效改善小儿腹泻症状。

    中药贴敷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小儿皮肤情况,如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同时,若小儿腹泻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小儿腹泻中药贴敷的使用禁忌如下:

    一、皮肤破损禁用

    1. 如果小儿的腹部皮肤有破损、溃疡、皮疹等情况,禁止使用中药贴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