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中秋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从购买了农场之后,石头也就彻底的忙了起来,许大茂在满东南亚跑饮料还有方便面的销路,这干脆就把娄晓娥还有孩子给带了回来,与她一同回来的还有冉秋叶和孩子。

    要不说咱们国家这文化有强大的向心力,这才回来多久,许大茂他们家这几个香港来的少爷和小姐,就被咱们四九城人给改造了过来,这一嘴的京片那说的一个叫地道,每天跟着姜言他们几家孩子们疯跑。

    和他们几个人忙碌不同的就是姜言,他现在也就时不时的就去看看皮卡车的进度,在研发皮卡车的时候,姜言那是左思右想,这就准备在上一条生产线,专门用来生产小轿车,这生产小轿车的图纸姜言已经弄了出来,不过这一切还要等到中秋节再说,这忙活了这么久,姜言也想好好的过一个中秋节不是。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中秋节,水果月饼摆满碟。”这句名谚道出了老四九城人隆重、喜庆的过节情景。

    每年“七月十五”刚过,来自京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水果开始陆续上市,市肆的果摊栉比摆设,铺在水果下的青蒿和上面的鲜果散发出阵阵清香。八月初一,油盐店的菜床子上添卖丰硕鲜艳的鸡冠子花和缀满豆荚的毛豆枝子。干货店里,增添了价钱不菲的早花西瓜。兔儿爷摊琳琅满目,糕点铺的月饼开始出炉。整个四九城一派节日景象。

    中秋节与月息息相关,人们对月的崇拜由来已久。秋分祭月始于周代,中秋赏月始于魏晋盛于唐,宋代正式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北宋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家喻户晓。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老bj还有祭月、拜月的习俗。另外,自古以来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传统,在南京还把中秋节称为“女儿节”。少女拜月,还有另一层含义,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每逢中秋节的黄昏,一轮明月升起之时,每家每户的女眷会在庭院的东南设一香案,供上“月光马儿”,案上至少有三盘月饼、三盘水果,案前放上毛豆枝子、鸡冠子花、切成莲花瓣形的莲瓣西瓜和九节藕。女人一一向月而拜。祭毕,一家人围桌而坐,饮团圆酒,分吃团圆月饼,其乐融融。这就是祭月的古俗。

    月光马儿是月神的神像,在长者七八尺或短者二三尺的纸屏上,用金碧辉煌的藻彩画出菩萨般的太阴星君,下面还有月宫桂树和捣药的长耳定光仙——玉兔,玉兔的形象是人立执杵。这是由明清以前道教色彩为主的嫦娥和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存的世俗形象。

    兔儿爷起源于明末,起始是仿照“月光马儿”上玉兔的形象。到了清代,祭月并不一定放兔儿爷,以至后来成为一种玩具。于是兔儿爷任由民间艺术家的想象,发展为戏剧化、风俗化、人物化的艺术品。兔儿爷大的三尺,小的三四寸,一般戏装,其坐骑花样繁多,或狮或虎,或象或鹿,或凤或鹤,或牛或马,或孔雀或麒麟等。过去的兔儿爷是一年一弃,所以有句歇后语:“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儿。”

    中秋节吃月饼由来已久,据说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北宋苏东坡有诗为证:“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过去老四九城人吃的月饼主要有三种:自来红、自来白、提浆月饼,后来才有“翻毛”、“癞皮”和广东月饼。过节时,老四九城人还喜欢自制月饼。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述了明代bj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很可惜,这种习俗已不复存在。老bj的月饼以前门外“致美斋”所制为第一,尤其是它还现做现卖热月饼。

    不过每年过节,家里有着何大厨,这月饼自然少不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最爱吃何雨柱做的枣泥月饼,唯独老太太和姜言最喜欢吃的还是老式的五仁月饼。

    五仁月饼的五仁是指橄榄仁、核桃、黑瓜子仁、白芝麻和杏仁,还要加入糖冬瓜和冰肉混合橘饼搓制而成。五仁月饼不是新鲜出炉就能马上品尝到,而是要经过23天的冷却,待饼体变得柔软油润再品尝,才是最好。正宗的五仁月饼散发着果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