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了报纸挨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多了。

    年中,刘羽建立了医校,用来培养医生护士。

    医疗,也是重要的后勤保障之一。

    好的医疗,可以极大的减少伤兵的死亡。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医药厂,仿制国外的各种药品。

    年底,在大舅子白玉轩的建议下,刘羽建立银行,发行纸钞,跟黄金挂钩。

    这是方便交易,也是好发军饷。

    天气冷了起来。

    年底的几天,刘羽视察了空军。

    现在飞机的总数量是360架,排除掉运输机侦察机,能够作战的飞机是275架,可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倭寇的飞机是很多的,人家能够自行生产,他们这点飞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呢。

    因此,明年的重点,是要多进口飞机。

    总架数,要达到800架。

    自己造不出来,光是进口,也是太花钱了。

    一方面,用矿产粮食抵一部分,一方面,也要自己掏外币。

    想在人家银行贷款的话,人家不会给贷款的,因为地方军阀代表不了一个国家的主体,没有什么信用。

    这个飞机,刘羽觉得还是要自己建造为好,人才是有,因此。还是要想办法,不惜一切代价,把飞机建造出来。

    这需要购进一整套的生产设备,招聘大量的专业人才。

    这个任务,刘羽就交给了白玉轩去完成。

    “现有的飞机是足够使用了,何必花大价钱买,这自己造,很花钱的,现在很多事情都没办,铁路没修,还要修水库,发电厂,很多地方都没有通上电。”

    白玉轩是不明白的。

    作为地方军阀,现有的飞机数量,足够使用了,不需要买那么多。

    “我们跟倭寇,迟早全面开战,飞机不够,那就是只能挨炸。”

    刘羽陈述了一个事实。

    “我们远在西部,倭寇打不到我们这里来的。”

    白玉轩也在陈述一个事实。

    “一打起来,我们必须得出兵,否则,国人不得把我给骂死,执行吧!一切为军工服务。”

    刘羽也很无奈。

    他有足够的钱,肯定修铁路,改善民生,这不是没有那么多吗?

    现在,得为战争做储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