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王安石变法+乌台诗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北宋外强中干,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国库空虚,改革这件事情,范仲淹已经试过了,他失败了。而王安石的变法比范仲淹还要彻底。他的目的是好的,大宋要富国强兵,但王安石有些操之过急了。}

    范仲淹:吾道不孤!

    “操之过急吗?”王安石喃喃。

    “变法?富国强兵?”始皇来兴趣了。

    自一统六国以来,自己处理政务时,常感掣肘,但不知从何改起。

    后世所提及、所体现的制度有些又不适用于当下。

    希望这个王安石变法能给自己带来新变。

    {尤其是青苗法,遭到了欧阳修、韩琦等重臣的反对,还有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抵制。苏轼和苏辙也先后反对变法,苏家两兄弟都认为大宋确实要改革,但不能像王安石一样下猛药。}

    [王安石玩得有点猛]

    [王安石变法不是操之过急,是太超前了]

    [但是王安石变法确实搞到钱了]

    {……王安石为了扫清阻碍,不断地将反对的官员贬出京城,又阻止宋神宗重用苏轼}

    [苏轼不是反对变法,他是反对变法里不好的一面]

    苏轼:……

    王安石:但他的确是反对我了,不听不听JPG.

    {但是苏轼就像弹簧,你越弹压他,他就越来劲。正反手两篇万字谏言书直指变法弊端,改革急了……苏轼暂避风头,请求外放。王安石也没继续为难他,安排他为杭州通判……}

    [他们只是政见不合,但是是互相欣赏的]

    {……苏轼写词是半路出家,却让宋词走上了跟唐诗同样的高度。}

    始皇:就没了吗?我等这么久就想看变法的内容,你就给我放这么点。

    系统666:123,小窗口上连接~

    “哦~”李白来劲了。

    这是个牛人啊!

    柳永:东坡先生,我膜拜膜拜你~

    唐代诗人不服气,正如天幕所说,词不过是“诗余”,怎可与诗媲美。

    我倒要看看你苏轼怎么带领词走上诗的高度!

    {……密州是个好地方,苏轼在这里打个猎,语文课本就多一篇《江城子·密州出猎》

    [超爱这一首]

    [苏轼真的把词写出了诗的格局]

    {……苏轼思念弟弟,语文课本对了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后再无中秋词]

    苏辙:哥哥真爱我�3�0  �0�7�1�1�5�1�1�1`  比心

    {……他又梦见了自己过世的妻子王弗,于是语文课本又多了  一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写得真好。”

    无数断肠人看到这首词,都忍不住落泪。

    唐代诗人:好吧,确实写得好!

    怎么有人写诗、写词就像是吃饭喝水那么简单。

    他还是半路出家!

    嫉妒就像是呼吸空气一样简单o╥﹏╥o

    {苏轼不停地拓宽词的边界,宋代文人才知道,词原来可以写到这种高度。}

    唐代诗人:我们也才知道!

    {苏轼要是放在今天,绝对是个一天要发十几条朋友圈的人。}

    [《减肥失败》]

    [《河豚也能吃》]

    “这大词人可真活泼。”

    {在哪个书信很慢的年代,他对自己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很满意,于是写封信给朋友显摆:近日做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苏轼很喜欢在信里用呵呵……}

    柳永:没有没有,您比我有风味多了。

    宋代词人:你做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小词,那我写的是什么?

    苏轼:呵呵很好,很文雅啊!

    弹幕是什么反应?

    {……苏轼辗转又在徐州、湖州当地方官,都造福了一方百姓。}

    [苏轼在徐州抢险救灾]

    [苏轼真的很适合当地方官]

    “苏大人是个好官啊!”被苏轼造福的的老百姓对他无不称赞。

    “这苏轼是个干实事的好官!”雍正说。

    这种好官麻烦清朝也多一点。

    {直到元丰二年四月,苏轼刚调任湖州知州,在给皇帝的《上谢表》中的吐糟差点要了他的命,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乌台诗案。新党肆意解读苏轼的言论,指责苏轼讥讽朝廷,包藏祸心……}

    [苏轼:淦!老子被网暴了!]

    [早期搞笑男乱用梗被关小黑屋]

    {苏轼跟每天给自己送饭的儿子苏迈约定,如果自己被判了死刑,那就在饭菜里做条鱼。有天苏迈外出有事,委托亲友代为送饭。亲友心疼苏轼,在饭菜里放了条鱼给苏轼改善伙食。苏轼看到鱼,以为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