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辽东战略,布局青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临近除夕,辽东郡守府。

    田丰,荀彧,荀攸,陈宫,沮授,甄尧,郑和,赵墨齐聚一堂。

    田丰一脸肃然的道:“诸位,这段时间经过全方位的发展,辽东的民生已经逐渐恢复。

    无论是粮食还是肉食都足以供应大军和百姓。

    道路已经全部修缮完毕。

    武器同时也装备完成。

    夫余和高句丽也归于辽东管辖,三韩之地已经在攻打。

    现在要做的是,将这三个藩属国彻底融进我们的领土,而不再是简单的藩属国。

    如今,道路已经在修缮,减少了运输和行军的时间。

    再加上所有的贵族全部被清理。

    如今我们的在籍奴隶,已经拥有着100万人。

    这些人,早晚会成为一个隐患,我们需要提前处理。”

    荀彧拧着眉头道:“元皓,当下能做的早已经都做了。如若想要加快时度,只能将这几个藩属国的人打乱重置到各地,再加以汉人一起。

    但是这样的行为太耗费时间了,还会耗费无数的人力和物力。”

    沮授笑着道:“其实我觉得将贵族全部处理了这一步走的极为正确。

    所有人都是同一个起步。

    起码,以往那些贵族没把他们当人。

    而我们只要做好事,还是把他们当人。

    而且还让他们的子女读书识字。

    未来还能得到自己的田地种植。

    只要我们这边不崩。

    十年后这些人和长大的稚子将会成为我们的铁杆支持者。”

    陈宫皱着眉头,他虽然晚到。

    但来到辽东之后的变化却让他震撼非凡。

    而这里实施的所有政策与中原格格不入。

    更是没有一个贵族。

    全部的百姓由当地官府负责,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安排工作。

    本来觉得是件很荒谬的事,但所有的百姓却热火朝天,无怨无悔。

    这让他极为不了解。

    等到他了解所有的事情后,才恍然大悟。

    百姓的热情是看到了活的希望和重新做人的机会。

    “其实普通民众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能填饱肚子和家中生活无逸,那便不可能生事。

    你们也不必要担忧太多。

    现在夫余与高句丽同样与当初的辽东一样。

    只要我们的政权存在的时间长。

    这一切都是杞人忧天而已罢了。”

    甄尧笑着道:“其余,还能让他们入伍和考取功能,但不能在当地任职,只能前往辽东。

    而暂时这几个藩属国无论是文职还是士兵,必须全是汉人。

    只要文化入侵成功,未来他们便会将习俗改变,全以我们的文化为主。

    到时,他们也无法拒绝成为汉人。”

    说完,顿了顿道:“就如当年秦统六国,汉承秦制,当年的六国还不是已经完成大一统?

    更何况,当年六国的贵族依旧统治一方。

    但现在的贵族全部被灭杀,只有普通百姓,相当于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

    至于后面如何,那也不是我们能预测的到。

    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田丰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道:“我觉得应该加快融合的进度。

    最后获得不少流民,可朝着夫余和高句丽那边发展。

    现在铁矿有着火药的辅助,虽暂时不适合用于战场,但却可以用在矿山上。

    而这些人却是可以用自己的生活习俗在暗中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习俗。”

    荀彧闻言笑道:“这也可以,加快进度,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未来即便中原地区乱起来,这里也会成为天下唯一的净土。

    远离战争。

    再加上这长城之外的异族早已被清扫完毕。

    辽东的战略目标已经极为明确,未来必打通幽冀两州,为中原提供物资。

    而当下,工坊的水泥生产不能停。

    为了加快进度,未来必须打到那修到那。

    前期必须以集体制将所有人凝聚于一体。

    未来的物资和粮食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辽东几郡来提供的。”

    这时,一旁的郑和开口道:“其实,或者还有最快的方法,只要大船试航,安全无恙后。

    我们可以跨海到江东之地,徐州,青州之地。

    只要打下据点,便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兵源。

    同时暗中增加自己的底蕴。”

    听完郑和的话,众人眼神一亮。

    “郑和,如若大船出海,你有把握在海上航行找到青州的位置吗?”

    听到田丰的话,郑和笑了笑道:“这得试,如若船没有安全隐患,应该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