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只要结果,不要过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孟德,你有此想法,本公子很开心。

    对于用人这方面,本公子向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你随宇文恺前往西凉,待雍州平定之后。

    发展经济,恢复民生。

    待南方三州平定,再加交州,四州平定后。

    将华夏境内的蛮夷全部横扫后,征西的步代便能提上日程。

    毕竟,攘外先安内。

    只有待华夏上下一体,齐心协力。

    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闻言,曹操眸子一凝,内心有些小失望。

    但秦凡的想法却是最为正确的。

    要想开启对外征战,唯有整个华夏凝一才能将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

    “诺,公子。”

    秦凡环视一周,最终目光锁定在蔡邕的身上。

    “伯喈,现在蒙学和学院的进展如何了?”

    蔡邕的脸色一变,自己好歹是他的老丈人,这称呼,是否有些过河拆桥了?

    深吸了一口气,蔡邕站了起来道:“公子,整个司隶地区的蒙学已经遍布。

    在郡开设学院。

    所有通过考试的人都全部前往学院就读。

    但由于蒙学刚开始,目前蒙学倒是座无虚席。

    而学院的人数却是少一些。

    目前除凉州外,其余各州都是大差不差。

    都是同样的状况。”

    闻言,秦凡叹了口气,终究起步晚了啊。

    但这无所谓,随着疆域越来越大,所有政策实行到位。

    都需要时间。

    毋庸置疑的是,未来会需要更多的人才。

    但现在的情况,只能一步步来。

    “培养学子的步伐不能放下,我需要的是未来人人如龙。

    而不是被儒家愚忠的洗脑。

    未来的华夏,我需要的人人都忠君爱国,面对不平事,人人都敢去做斗争。

    而不是被任意欺辱。

    最起码,要有一块净土让百姓看到希望。

    而不是官官相护,普通人连找到申诉的机会都没有。

    当这个时候到来的那一刻。

    帝国离毁灭和更新换朝的时候已经不远了。

    民心一失,想要重新找回何其艰难?”

    众人闻言都沉默了下来。

    先秦如不失民心,以大秦的底蕴怎么可能被一群泥脚子消失?

    现在的大汉,天下民心尽失。

    黄巾之乱就是反抗的斗争。

    虽然失败了,但种子已经埋下,早晚会茁壮成长。

    蔡邕听完,叹了口气道:“此事老夫会上心的,请公子放心。”

    秦凡闻言,站了起来,一起慎重的道:“学院的宗旨是为万世开太平是谁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我对于学院的期望。

    而学院未来将会是为大秦提供人才的地方。

    任何人,包括皇子都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

    唯有从学院中获得名次,才能达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话音刚落,如一声惊雷,轰的所有人都有些摇摇欲坠。

    这样的学法,证明了推举制将会消失于大秦这个朝堂中。

    赵风这时站了起来,语气肃然道:“公子,军爵制只适合在战时,和平时期不可能达到那个地步。”

    “呵呵,这个本公子自然知晓。

    未来,无论文武都只从学院中取仕。

    以考试的方式决出文武状元,任以高职。

    仕途面前,人人平等。

    没有任何的情面可言。

    如若自己的子弟天生就占优势的情况下,还比别人差。

    那只能怪自己的教育有问题了。”

    这样的方法真的可行吗?

    所有人的努力,还不是为了子孙后代。

    如此一来,岂不是还是得靠自己。

    但也直接说明,秦凡是想给这个世间一个公平的机会的。

    赵风这时开口道:“公子,依你如此做,那未来这些开国功臣如若子嗣青黄不接,那他们的家族就会消失于朝堂上。”

    闻言,秦凡瞥了众人一眼。

    他明白,赵风此举只是为了让大家有个接受的方法而已。

    “呵,为什么大汉会到如此地步?”

    说完,不给众人开口的机会,秦凡继续道:“因为这些权臣的子嗣,不需要努力就能比普通人强。

    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命运。

    如此,他还需要像普通人去努力吗?

    这就是朝代更迭的原因之一。

    朝堂进了一些草包,他们只会吃喝玩乐,如此下去,被这群人把控朝堂,这个王朝焉有活路?”

    这时,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