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去崖州做生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百里赫叹了一口气,“只是许多事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有些事,妇人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孟莞然只觉得委屈,他虽喜爱自己,但要取得他完全的信任,还尚且需要一段时日。

    她心中早已筹谋着各种计策,能助百里赫一臂之力,让他累积更多的财富,“太子,臣妾有一计,或可助您……”

    ……

    南洲岛渔村。

    此刻姜念薇凝望着那片广袤的稻田,翠绿中已悄然泛起金色的涟漪。

    这期间,她教村民制作科学比例的肥料洒在稻田里,如今已经能隐约看出,今年肯定是丰收的一年。

    原先她只建造了一件窑炉,需求量却日益增大起来。

    村民又自发地建造了两处窑炉,和姜念薇一起学着制作砖瓦,制造玻璃。

    姜衍作为临时的村长,则是提出要给村里建造一座储水池。

    岛上虽有两处淡水湖泊,但距离渔村比较近的那处淡水湖,村民平日里使用最多的,地势较低,暴雨之时容易发生海水倒灌。

    而另一处湖泊,虽然地势较高,免去了海水倒灌的威胁,但它却位于偏远之地,村民们为了取水,往往需要跋山涉水,耗费半日的光阴。

    知道这是为村里着想的好事情,不少村民便自告奋勇地加入进来,修建蓄水池。

    姜衍选择了选择了一处原本就带有轻微坑洼的地带,这样利用了地形,可以大大减少了挖掘的繁琐和困难。

    如今,家中已然堆放了各种竹筐,竹篮,手巧的芸娘还给晨哥儿做了一只竹蜻蜓,晨哥儿十分喜欢。

    只是这段时间,晨哥儿总是喜欢整夜整夜的哭闹,连邱雪梅都束手无策,大哥和嫂子两人都快被折磨出黑眼圈了。

    邱雪梅无奈之下,只能求助姜念薇,“这孩子难不成又是生病了不成?”

    姜念薇给孩子检查了一下,他的身体没有异常,应该没有生病。

    她的思绪飘回上一世,与同事共度的那些日子。

    那时,同事常抱怨家中孩童夜间哭闹,睡眠不宁,后来去了医院才得知,竟是肠胃不适所致。

    姜念薇心中一动,她伸出手,轻轻在晨哥儿的小腹上摩挲,果然,那里鼓鼓的,像是有些胀气。

    恐怕就是肠胀气闹得他每晚不舒服,这才哭啼不止。

    “大嫂,你每晚上让晨哥儿趴在你的肚子上睡觉,多给他揉一揉小肚子,我给他开一副中药贴,你贴在他肚子上试试。”

    她想到晨哥儿也快要七个多月了,也该吃辅食了,便又嘱咐道:“晨哥儿大了,可以吃米粉了。”

    “我原本也是这样想的。”

    便让大哥磨了些米粉,加入灵泉水搅成了细腻米糊,试着开始给晨哥儿添加辅食。

    或许是受岛上粗犷又淳朴的生活影响,晨哥儿对于这碗米糊并不挑剔。

    他瞪大了那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碗新奇的食物,一口接着一口,不一会那一小碗米糊糊便被他吃得干干净净。

    这天之后,他的夜啼也开始逐渐减少。

    能吃能睡的晨哥儿已经不再是那个瘦弱的小婴儿了,他的莲藕般的手臂已经长得结实有力,小脸蛋也胖乎乎的,十分惹人欢喜。

    无论是谁看到他,都会忍不住夸赞一句:“这孩子长得真是有福气了。”

    随着晨哥儿慢慢好转起来,柳嬷嬷又按照姜念薇的嘱咐试着给他做鱼肉羹,肉糜粥,说是要补充什么钙。

    姜念薇之前从京城带来了不少蔬菜瓜果的种子,经过景秋蝶和柳嬷嬷的悉心栽培,已然成熟。

    除去自家吃的,还余下了不少,她便将这些多余的瓜果蔬菜分给了周边的邻居村民。

    当首次见到翠绿的胡瓜时,几位婆子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这是什么蔬菜?为何我们在这乡间田野里,从未曾见过?”

    姜念薇便解释道:“这是胡瓜,可以生吃,炒着吃,也可以凉拌,烧汤。”

    她心中了然,为何此地之人对胡瓜一无所知。

    此地贫瘠且封闭,蔬菜多来自岛上的自给自足,从西域传来的品种,对他们而言,自然是陌生的存在。

    其中一位大婶觉得稀奇,将胡瓜擦了擦,直接咬了一口,味道爽口清脆,她顿时眼前一亮。

    “姜姑娘若是有多余种子,能否可以和我们交换?我们也想种一些胡瓜。”

    姜念薇闻言,不禁好奇地挑了挑眉,“交换?你们想用何物来换取这些种子呢?”

    那大婶转身便匆匆回家,不久她再次归来,手中提着一个沉甸甸的筐子,里面装满了形状弯曲的果实,这些果实经过阳光的晾晒,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大婶将筐子递到姜念薇面前,语气中满是诚恳,“姜姑娘,这是腰果,你尝尝看,这可否换你的种子?”

    姜念薇自然知道这腰果是何物,这坚果虽美味,但处理起来却颇为繁琐。

    但眼前的这些腰果,却被大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