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现在实行的是考前填报志愿。

    根据平时的分数来填志愿,难度非常大。

    有可能会考场失利,也有可能超常发挥,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并且只能填报两个志愿。

    因此,很多人考生不敢填太好的学校,怕分数不够浪费了机会,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

    乔伟第一志愿填了首都师范大学,第二志愿填的是本省大学。

    第一志愿算是瞎填。

    虽然有谢一诚帮他补习,但他还是有些不自信,不认为自己有本事考到京市,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结果,很多题都被谢一诚押中了,尤其是分数高的大题,准确率百分百。

    还有孟潇潇不间断的给他寄试卷和资料。

    这次高考让乔伟觉得难的也就只有英语。

    时间不够,词汇量太少。

    其他科目考的都很不错。

    等他收到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连谢一诚都服了。

    乔伟再次感受到重生后逆天的运气。

    老爷子本想调侃他走狗屎运,话到嘴边转了个弯,夸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乔伟也非常高兴,高兴过后他又担心固执的老头不跟他走。

    “谢爷爷,我去京市念书一年最多能回来两次,你和我一起走吧,我照顾你,给你养老。”

    要说乔伟最放心不下的是谁,非谢一诚莫属。

    乔玉梅已经融入了京市的生活,一边上班,还报了夜校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生活过的很充实,开朗了很多。

    压根不需要乔伟担心。

    而谢一诚不喜欢和人交流,腿脚不便身体也不太好,一个人在村里他实在放心不下。

    谢一诚撩起眼皮瞅他:“你倒是可以住宿舍,我去了睡大街啊?”

    乔伟无语。

    要不是有前世的经历,知道老爷子在故宫旁边有栋面积比他的四合院还大的宅子,他就信了。

    乔伟坦白:“我睡大街也不会让你睡大街,实话跟你说了吧,我爷爷给我一些金条,去年我和我小姑去了趟京市,买了两个四合院。

    有你老人家住的地方。

    你要不喜欢人多,我就租套楼房。”

    谢一诚瞪大眼睛:“真的假的,别把我忽悠去让我睡桥洞啊。”

    乔伟看着他不说话。

    谢一诚上下打量了他一阵,啧啧道:“这人的脑容量还真会随着年纪增长?”

    乔伟:“我就当你夸奖我好了,别的我不敢说,肯定不会饿着冻着你。”

    谢一诚早就打着让乔伟给他养老送终的主意,不然也不会一直留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

    像乔伟这样实诚孝顺又感恩的孩子太少,好不容易逮着一个,赖定他了。

    他很干脆的问:“什么时候走?”

    乔伟脸上有了笑容:“明天请老师们吃顿饭,把鸡鸭处理了就走。”

    “早知道你能考到京市就该一天杀一只。”谢一诚语气遗憾。

    自己辛苦养的,总觉得不吃到肚子里就是吃亏。

    乔伟不禁好笑:“天天吃消化得了吗?”

    镇中一百多名考生,升学率不到百分之十,考上重点大学的就更少了。

    乔伟考了镇中第一名,全县第三名,只有他的胆子最大,敢报考京市的大学  。

    比他分数高的两名同学就只报了本省的大学。

    本省的大学又怎么能比得上京市的重点大学,两名同学悔得肠子都青了。

    学校奖励他两百元,去京市的路费绰绰有余。

    谢师宴后乔伟把鸡鸭都卖了。

    谢一诚这辈子大概率是不会再回青山村,村里的房子只能卖给本村的人,不值钱,他也不想卖,留给乔伟。

    乔伟回村给他爷爷奶奶扫墓也好有个落脚点。

    粮食都送给赵神婆。

    乔伟带走两坛韭菜花干巴菌和一些干货,其他咸菜泡菜都送去给乔母。

    这几个月的乔母和乔治转变了很多。

    乔母每个月都会让乔治送三十个蛋过来,得知他考上京市的大学又送来一百块钱。

    乔伟对乔母和乔治是否真的想和他改善关系,还是有什么目的漠不关心。

    上辈子他的心就冷得不能再冷,捂不热了。

    可不管他有多讨厌父母,哪怕和他们断绝关系,将来的赡养义务依然少不了他。

    因此乔母给他钱和物,他收的毫无心理负担。

    “四哥,你教教我怎么做吧。”乔治跟乔伟请教怎么做咸菜。

    吃乔母做的饭菜和咸菜吃的要吐了,如果不吃饭死不了他早就绝食。

    为了自己的嘴和胃,乔治已经学会了做饭。

    味道虽然一般,起码比乔母强。

    乔治没为难他,把做不同咸菜的方法告诉他。

    “四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