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作为皇帝,她必须以国法处置自己的亲弟弟。可作为襄王的姐姐,她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他遭受酷刑,命丧黄泉?

    林耘将脸埋进掌心,痛苦地呜咽起来。

    耳边,似乎又响起了襄王的诅咒:

    “你给我等着,总有一天,我要你血债血偿......”

    自那日朝堂之变后,林耘就把自己关在寝宫里,不肯见人。

    襄王虽已下狱,那户部侍郎也供认不讳,交代了许多朝中权贵与襄王勾结,大肆侵吞赈灾银两的罪证。

    然而,这些大人物背后的靠山极多,加之其势力盘根错节,就连太后也为之头疼。

    “皇儿,这事儿,你可要从长计议啊。”

    太后忧心忡忡地说,”那些人在背后操纵朝政,盘剥民脂民膏,确属不该。可他们毕竟是先帝的老臣,你全都处置了的话,只怕会树敌太多。”

    林耘抬起布满血丝的双眼,疲惫不堪:”母后,儿臣也实在是心力交瘁。可再这么下去,国之根基早晚要被蛀空啊。”

    太后叹了口气,抚摸着林耘的秀发。

    “皇儿啊,为君之道,讲究的是御人之术。”

    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咱们要用他们的软肋,去要挟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把权力交到你手上。然后你再一步步整治,铲除异己。这才是上上之策啊。”

    林耘眼前一亮。她抬起头,恍然大悟:”母后教诲的是。只是......要从何处着手呢?”

    太后正要开口,忽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

    内侍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还未行礼,便惊慌失措地喊道:”不,不好了!襄王他,他逃狱了!”

    “什么?!”

    林耘与太后登时变了脸色。

    “这......这怎么可能?!”林耘颤声问,”天牢防卫森严,他是怎么逃出去的?”

    内侍战战兢兢地回禀:”陛下,属下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听狱卒交代,半个时辰前,襄王装病骗过守卫,趁他们不备,夺了钥匙开锁......”

    林耘气得浑身发抖。她一拍龙椅扶手,勃然大怒:”混账!”

    她环视左右,沉声吩咐道:”来人,即刻下旨,命锦衣卫、羽林军全城搜捕!我要活捉襄王,不得有误!”

    “是,陛下!”

    内侍领命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在离京城百里之外的一座山寨里。

    “哈哈哈,王爷英明!”孟虎大笑着给襄王斟满酒,谄媚地说,”如今那个贱人还被蒙在鼓里,咱们可以趁机大干一场了!”

    襄王端起酒盏,冷笑连连:”得意什么?逃出来不过是第一步,要想扳倒那贱人,还需从长计议。”

    他环视一周,森然道:”诸位,你们可要给我想个万全之策,务必要让那贱人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众喽啰连连点头称是。

    这时,一个身形瘦小的男子悄然站了出来,阴恻恻地说:”王爷,属下倒是有个计策。不如咱们伪装成流民,潜入皇城,趁着京里防卫空虚,来个里应外合,直捣黄龙!”

    襄王闻言眼前一亮。他缓缓起身,负手而立:

    “说得好!咱们偷袭京城,里应外合,定能一举成功!”

    他转头吩咐道:”来人,即刻备马,召集人手。三日之后,咱们伪装成流民,杀奔皇城!”

    “喏!”

    三日后,午时三刻。正值人倦马乏时,皇城大街上行人寥寥。

    守城的士兵个个昏昏欲睡,正强打着精神巡逻。

    远处尘土飞扬。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涌向了城门。

    “开门哪!开门哪!”他们嘶声力竭地喊着,”我们是寻亲访友的百姓,还请官爷通融,放我们进城啊!”

    士兵们见状,正要呵斥。人群中忽然传出一声娇滴滴的呼救:

    “救命啊!我的孩子病得不行了,再不进城找大夫,就要没命了!求求各位爷爷开开恩,放我们进去吧!”

    士兵们听了这凄厉的哭喊,都有些不忍。他们面面相觑,开始动摇。

    就在此时,城楼上的将领忽然喝道:”都退下!若是再敢撒泼,休怪我不客气!”

    他缓步走下城墙,目光如炬,扫视着人群。

    不知为何,他直觉这伙人来者不善。尤其是那个抱着孩子哭喊的妇人,她的眼神闪烁不定,满是心虚。

    那将军沉吟片刻,抽出佩刀,指向人群:

    “你们既然是寻亲访友,可有凭证?譬如族谱,家书之类?”

    人群登时鸦雀无声。

    半晌,那抱娃的妇人怯生生地说:”将军明鉴,我们流离失所,早将那些东西丢失了。您就网开一面,放我们进城吧。”

    将军冷冷一笑:”没有凭证,谁知你们是良是匪?京城防卫森严,岂容你等随意进出?”

    他正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