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调查漕运弊端,朕亲自去败坏国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天立即说道:“摆驾御书房!”

    等李天来到御书房时,内阁首辅与次辅、六部尚书全部到了。

    “唐首辅,今日有何议题讨论啊?”

    李天端坐在龙椅,和蔼可亲的问道。

    唐孝仁拿出一份很厚的奏折,说道:

    “陛下,上月从余杭运粮到京都的货船沉了八艘,粮食损耗超过五成!”

    “臣请求派遣朝中大臣,治理漕运!”

    此话一出,贾仁义和六部尚书全愣住了。

    治理漕运?

    贾仁义与六部尚书皆是先皇在世时就在京都的旧臣了。

    当初先皇治理漕运,然后惨败的事件他们都经历过。

    惨痛的教训历历在目。

    这次,朝中大臣的意见没有一致。

    贾仁义率先出列说道:“陛下,臣觉得不可!”

    李天一下子精神了。

    干起来!

    快点干起来!

    自打不举行早朝后,那种群臣争讨到面红耳赤的场景便没有了。

    李天甚至开始怀念当初的景象。

    每次群臣都能达成一致,心平气和的把事情做好。

    这次终于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见内阁首辅与次辅杠上了,李天终于兴奋了!

    贾爱卿,还得是你啊!

    你听听岳父大人的提议!

    整顿河运!那国运岂不是又要涨了?

    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如果解决了河运问题,国运岂不得翻好几番!

    朕还如何成仙!

    河运,一直都是大周的积弊之一。

    李天当然也知道。

    倘若真的解决了河运的问题,那国运点得涨飞了。

    可以说河运之患,甚至比边境还要严重。

    东辽用兵,每年消耗的粮草,也不及河运损耗的三分之一。

    足以证明河运的祸患多么大。

    贾仁义说道:“陛下,先皇也曾决定过治理河运。”

    “但是因为操之过急,出现河运罢工。”

    “京都断粮近两个月,粮价飞升,百姓们民不聊生。”

    “最终朝廷不得不终止河运贪腐案的调查。”

    贾仁义躬身说道:“陛下,微臣不是反对肃查河运腐败,而是不可以操之过急啊。”

    贾仁义说完,除了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其余四位尚书全部表示支持。

    等等。

    李天这才想起来,当初先皇肃清河运的时候。

    当年也是出现了河运贪腐大案,先皇当时的身体已经不好了。

    李天身为太子代为监国。

    御史台派出一批御史,调查河运腐败案件。

    但没想到御史尚未抵达余杭,河运就断绝了。

    几艘在余杭停泊的船只烧起了大火。

    这件事致使京都的粮价翻了两倍,连右武卫的军粮都供应紧缺了。

    河运罢工持续了快两个月,调查河运的御史也毫无进展。

    最后只能内阁首辅下台,御史台也罢免了调查河运的御史。

    此事让李天印象深刻。

    所以继位后,李天虽然有意整顿朝堂,但是一直没敢动河运部门。

    等等,此事可以说大有所为啊!

    果然,系统出现了提示。

    【国事系统启动!】

    【河运积弊,是否同意首辅肃查河运大案!】

    【选项一:同意!】

    【该选项会产生分支结果:1、肃查成功,解决河运积弊,大周国运+10000点!】

    【2、肃查失败,河运积弊没有解决,威望—30,大周国运—10000点!】

    【选项二:不同意!大周国运:—2000点!】

    这下李天陷入了纠结。

    国事系统好像升级了。

    最稳妥的选项,当然是不同意唐孝仁肃查河运积弊。

    这样的话,可以确保国运—2000点。

    但是如果同意的话,那便是富贵险中求了!

    如若肃查失败,就能败坏掉10000点国运!

    看见10000点国运,李天呼吸都急促了。

    这个数字,可以把泸州大捷上涨的国运全部败掉!

    但是这样选也有风险。

    如果唐孝仁真的肃查成功了,那就反涨10000点了!

    李天露出笑容。

    如果将此事全权交给唐孝仁去做,那的确有可能成功。

    但朕可以从中干预啊!

    只要朕把这件事搅黄了,岂不是就算失败了?

    朕可太聪明了!

    李天请客了一声,说道:“贾尚书,河运积弊已经百年。自朕继位以来,就想肃查河运。”

    “只是前两年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