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新邸报的作用,拿着富户名单收商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户部尚书点了点头,身为户部尚书,他当然明白这个。

    范建继续说道:“但是一般来说,朝廷只能选择节流。”

    “因为开源,便是增加赋税。”

    “咱们大周历朝皇帝都承诺,绝不加税的,若是提高田亩税、人头税,那一定会引发民变的。”

    户部尚书想起吕为宾在余杭推广的摊丁入亩。

    就是为了缓解人头税太多,豪绅田亩税太少的问题。

    范建说道:“不过贾次辅在泸州边贸,唐延大人在湘江的市舶司,还有下官在济州岛的征税,都证明了开征商税,是利国利民之事!”

    户部尚书再度点头。

    商税不会牵连到寻常百姓身上,也不会引发百姓反感。

    而且商贸利润丰厚,征收也是应该的。

    范建又说道:“所以陛下所想的开源,便是开征商税。”

    户部尚书不解的问道:“但是这和陛下废除徭役制有什么干系?”

    范建轻笑着说道:“这就是圣上深谋远虑之处啊!”

    “从前征调徭役,百姓苦,其实朝廷也苦。”

    “征调徭役,就没法征收人头税。”

    “工程消耗巨大,朝廷也多不堪重负。”

    “被征调的家庭没了收入,节衣缩食,市场也会随之凋敝。”

    “但是如果把征调改为雇佣,可就不一样了!”

    “被雇佣的人家有了收入,也会去市集消费。”

    “朝廷虽然多了雇佣的费用,但百姓做工更有动力。”

    “佣工干得好的发多一点,速度慢的发少一点。”

    “市场昌荣,朝廷再征商税,就可以补回来这笔钱!”

    “所以圣上废除徭役制,也是和征收商税结合起来。”

    “只有收了商税,那朝廷就会有钱用!”

    “日后大家反倒更希望朝廷兴修别的工程。”

    户部尚书闻言,豁然开朗。

    果然是陛下啊!

    这招实在太高了!

    把百姓痛恨的徭役,变成万民欢迎的项目。

    只要可以赚钱,京都的百姓也不会惜力的。

    而百姓们手中有了钱,市场也会更繁荣。

    高明!

    户部尚书看向范建的眼神里满是敬佩。

    要么说人家是陛下眼里的红人呢!

    户部尚书立马说道:“那我这就向圣上请奏,请求在京都开征商税!”

    “还得请京兆尹大人从旁配合啊!”

    范建笑着说道:“那是自然!不过想要收好商税,还得一位大人配合。”

    “哪位大人呢?”

    “刘文卓刘大人!”

    “此话怎讲?”

    户部尚书不解的看向范建。

    范建笑着说道:“论现在对京都的熟悉,我这位京兆尹,可远远不如刘大人啊!”

    户部尚书依然一头雾水。

    刘文卓折腾什么新邸报,传言也是圣上的授意。

    户部尚书家中,也定购了新邸报。

    家里的女眷和孩子都很爱看。

    尤其是户部尚书的夫人,看《西游除妖篇》几乎着魔了。

    这些官员家眷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小说的剧情。

    甚至还同户部尚书说过,让他询问一下刘文卓,后续是什么剧情。

    弄得户部尚书哭笑不得。

    但是开征商税的事情,与刘文卓有何干系呢?

    范建说道:“刘文卓刘大人,做的新邸报,京都几乎所有富豪都定了。”

    “我听闻刘大人那里有份底册,京都里的大人物,家住何处都记得一清二楚。”

    “刘大人每月上门收取新邸报的费用,从未有过拖欠的。”

    “尚书大人,你想一想,若是这些人去征收商税,是不是也可以收的明明白白?”

    户部尚书完全震惊了!

    圣上连这个都盘算在内了吗?

    这也太恐怖了!

    一想到李天的手腕,户部尚书顿时后背一凉。

    这世上,还有陛下做不成的事情吗?

    在场众人,听完范建的解释,也纷纷对李天的深谋远虑感到佩服。

    次日,户部尚书杜华,向皇帝上奏折。

    因为京泸铁路的工程需要,向京都商户开征一笔特殊商税。

    交税的商人,才能在京都的市集进行贸易。

    同时交税的商人还可以获得一份完税的凭证。

    可以把这个凭证悬挂在自家店铺里,以示朝廷的认可。

    这户部尚书总算开窍了!

    知道如何巧取豪夺了!

    征税!

    给朕狠狠地征!

    李天大笔一挥,立马同意了杜华的奏折!

    “着有关部门全力配合!”

    收到命令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