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教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啊?”宋英听得一脸懵。

    袁清‘呃’了一声,才记起她刚学会几个字,哪里能听懂这些,就用大白话解释了一遍。

    他那一段晦涩玄奥的话出来,宋英就被震慑住了,不再提先认字,老老实实学起姿势、执笔、运笔等练字前置事项。

    两刻钟后,宋英基本掌握了这些,袁清便让她将昨日教的几个字书写一遍。

    “嗯,都没错,但还得勤加练习。”

    得到肯定,宋英心情飞扬起来,高兴道:“好,我会多练的!”

    袁清点点头,开始正式教学,有先前的经验,他也不掉书袋了,直接用大白话道:“社学里,我们是先学先朱子的《童蒙须知》《小学》,再学三百千千。

    但我认为,应该先学三百千千,以便认字。教导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的《童蒙须知》先听一听就好,后面认识足够多的字后,可以自行诵读、学习,《小学》也一样。

    所以,我先教你三百千千,所谓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学完这些,蒙学便可算登堂了;”

    顿了下,他又补充道:“《三字经》开宗明义,教导仁义孝道,接着讲述历代典籍、文化、历史;

    《百家姓》几乎囊括所有姓氏,学会便没有你不会的姓氏;

    《千字文》是南北朝周兴嗣一夜书成,文章千字,无一重复,学完便意味着认识了一千个字;

    《千家诗》所选诗歌多是唐宋名家名篇。全部学完,大概能掌握2000—3000个不同的字,满足你日常需要够了。

    之后,我们学的是四书五经,你虽不用科举,也可以了解一下;或者看看《对类》《韵诗训》《训蒙骈句》,学学韵诗、对子。”

    说到这儿,他略微有点不好意思,“这些我就不能教你了,韵诗与对子会试、乡试是不考的,只有院试、府试、县试偶尔会考,但占比也不大,所以我们没有深入学习。”

    宋英听得眼眸发亮,她之前的想法是,跟着袁清学不同的字,等掌握大部分就算完成了,后续遇到不认识的字,再向他请教就成。

    万万没想到,袁清的安排是这样的,这与正经上学堂有什么区别?

    突然间,她就觉得自己束脩,对不起袁清的教导。

    虽然很想学正式的文章书籍,但想了想她还是祈求道:“能不能先教我雁行和小香的名字?”

    她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也想让雁行与小香,认识自己的名字,会书写自己的名字。

    “可以,”在这方面,袁清倒不死板,“诶,雁行是谁?”

    有元宵那晚的经历,他自认已经认全杏花村的女孩,没听过有叫雁行的啊。

    宋英笑起来,带着点自得:“就是来娣,她也取新名字了,我帮她取的,从那晚我那盏灯笼的灯谜里取的。”

    袁清略作回想,便想起她那盏走马灯的灯谜,大为惊叹:“你还真是读书的料,字都不认识,只听过就能学以致用,很厉害呀!”

    宋英笑容越发灿烂,心里的欢喜几乎要溢出来,她想,跟袁清相处可真令人开心。

    他经常夸她,而且还不是懂事、听话、能干那种给他人带来利益的方面,是真正夸她这个人,是很纯粹的欣赏。

    袁清提笔,“看好了,先教你罗雁行的名字,注意笔画顺序啊。”

    宋英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目光完全盯着他书写,同时还挥动握笔的右手,凌空跟着书写,力求尽快记住。

    这与昨日在地上书写不同,水渍很快就会挥发,不认真记,一会儿就没有参照了。

    等袁清写完,宋英提笔在自己那块青石板上,一笔一划书写起来。

    写完后,一边与袁清的对照,一边:“对吗?”

    得到袁清认可,她又在旁边空白处书写几遍,加固记忆。

    而后,袁清又教她赵小香,她很快掌握。

    想了想,袁清道:“把你家人的名字也教给你吧,天、元、福安,福平。”

    听到福平这个名字,宋英怔了下,这是她爹的名字。

    “这些字,分别加上你学会的宋,就是他们的名字。”

    宋英回过神,将那点怅然压进心底,认认真真学起来。

    等她掌握后,袁清就问:“你奶奶、二婶她们叫什么名字?”

    男人的名字,偶尔还能从大人嘴里听说,但女人的名字就不知道了,多数情况下,都是只知姓氏。

    “我娘叫王素清,二婶叫杨兰,奶奶……呃,我不知道我奶奶叫什么。”

    宋英很是尴尬,她娘是别人感叹她身世时,无意间说起的;二婶杨氏的名字只在李氏生气怒骂以及与人对骂时出现过;

    但李氏是长辈,家里没有人敢直呼她名,而外人即便与她骂架,也只骂死老太婆,没提过她的名字。

    看出了她的尴尬,袁清道:“你回去问问,下回再教你,你其他伙伴的名字要学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