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一个小孩儿而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靳秀兰死了。

    没等救护车赶到就死了。

    但局里还是让救护车把她拉走,去医院进行了抢救。

    这一去就是两天。

    韩文松得知老婆被带走的消息后非常着急,去看守所送饭、送药,但始终没见到人。

    而此时,累计被带走的散布传播谣言的职工,已经高达27人,其中16人处于拘留状态。

    7月21日上午,二色织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破产改制方案”。

    248名到会的职工代表,以158票同意,72票反对,18票弃权,通过了“二色织破产改制方案”。

    至此,靳半仙关于二色织的最后三条预言,全部落空。

    下午,15名因传播谣言被拘留的职工在训诫后,被释放。

    骑着自行车在警局门口,焦急的等待妻子归来的韩文松,却得到了靳秀兰已经死亡的消息。

    警局的同志很尽责,开车带韩文松去了医院,并拿到了医院开具的抢救书,死亡证明。

    证明靳秀兰属于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于21日上午,因为韩文松家里没有电话,且没有具体工作,无法通知到本人。

    因为担心韩文松闹事,除了同去的四名警局的同志之外,纺织厂还安排了四个人陪同。

    但出人意料的是,韩文松很冷静,很平淡,只是在太平间端详了媳妇几分钟,摸了摸她被冻到惨白的脸,然后回家了。

    仿佛,靳秀兰的死,对他俩而言,都是一种解脱。

    …………

    纺织厂正处在交接和过渡期,为了维持稳定,厂子里安排厂工会主席谭雅负责帮助韩文松料理丧事。

    韩家四口人挤在一间半的筒子楼里,办个丧事都没地方,只能把家里的床都搬出去,简单设置了个灵堂,接受吊唁。

    自始至终,只有韩敏一个人在哭,她那个弟弟是个聋哑人,跪在地上像木头人般,一言不发。

    7月23日上午,靳秀兰火化。

    中午1点半,二色织大门左侧的法桐树下,多了一个男孩。

    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左手抱着骨灰盒,右手杵着一块半米见方牌子。

    牌子是用纸板做成,上面画了一幅小人书般的画:

    【风雪中,一群人围着火堆取暖,远处躺着一个女人,很明显已经冻死,但怀里还抱着一捆木柴。】

    画的正上方,歪歪扭扭的写着一排大字:为众抱薪者,冻毙于风雪。

    这个时候正是职工们上班的高峰期,很多上班的职工停下来围观。

    当然,也有看一眼就走的。

    纺织厂的保安几次来想劝走小孩,但那孩子是个聋哑人,你说啥他也听不到,根本没办法交流。

    你要是敢抢他手里的牌子,他真跟你打架。

    那小孩的眼神很凶,一副随时要拼命的样子。

    保安也很无奈,只能上报领导。

    虽然改制方案职代会已经通过,但正式交接工作还没有开始,跟上面的很多手续还要没完成。

    此时纺织厂的厂长还是杨志嘉。

    “一个小孩而已,那还不简单。”

    杨厂迅速安排:首先,通知孩子家长韩文松,如果韩文松联系不上,让他读书的姐姐来;如果还不行,就报警。

    下午3点,在学校暑假补课的高三学生韩敏被接来,因为韩文松联系不上。

    但韩敏这女孩子也很倔,不但不劝弟弟离开,反而跟弟弟一起,甚至跪在了地上。

    纺织厂这些日子本来就已经很乱了,职工们无心生产,早已停工。

    外面出了这种事情,很多职工自发聚集,把两个孩子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职工里也有不少有血性,有脾气的,有的甚至喊出口号,反对改制,反对勾结,反对管理层收购,反对厂子被无良老板收购。

    到这种程度,杨志嘉已经不敢出面了,只能安排人报警。

    区警署派出五十余名警力,费了好大的劲才疏散职工。

    但是在赶走小男孩的时候,却出了意外。

    那孩子很犟,不是一般的犟,不管是谁,敢抢他手里的牌子,真跟你拼命。

    有个便衣抢过牌子,一把扯烂。

    小男孩冲上去对着他踢了一脚,然后死死的咬住那人的胳膊,硬生生咬下一块血淋淋的肉来。

    便衣急眼了,抬脚将小男孩踢了出去。

    孩子手中的骨灰盒应声而飞,摔在地上盖子分离,白色的骨灰粉末漫天飞舞……

    这还没完,男孩在地上翻身而起,像疯了一样,捡起地上举牌子的棍子,哇哇叫着,对踹他的人狠狠的砸,死命的砸。

    但他怎么说也是个孩子,旁边三个人同时冲上来,两下便将他按在地上,铐了起来。

    周围虽然大都是女职工,但这个时候也有不少人急眼了,不少职工冲上来想把孩子救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