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穆国(1/2)
“谢先生,季慈的记忆有恢复的可能吗?”
谢施沉吟片刻,态度肯定,“时间久了脑中淤血慢慢消散,可能会恢复记忆,可如今才过去没多久,她的记忆绝不可能恢复。”
李蔚暂且放下心,跟随传旨的宫人一同进入王宫。
谁也不知道王上召平山侯在御书房中到底谈论了些什么,只是次日,平山侯便被打发去了百越,与穆靳柯一起维持百越安定。
“嘶,平山侯身体不是不好吗?那双腿。”茶楼里有人悄咪咪给一起谈八卦的朋友使眼色。
“百越瘴气太重,平山侯身体不好,恐怕光是赶过去就得要了半条命。”
“何故如此啊,这是不义之举啊!”
几人说着说着,竟然拍案而起,纷纷对李稷这样的行为不齿。
“听我一言,据说是有位大人呈了一幅仕女图,而后平山侯就被急召入宫,再后来就领了百越的差事。”
也有人老神在在,自认为通晓全局。
“竟是如此!此乃重色轻义之举啊!”
“我有亲戚在宫中当值,里面传出来的消息,不会有假。”
顿时周围窃窃私语,像是一盆烧沸的开水。
李稷脸上带着面具坐在茶楼二楼的包厢里。
习武之人向来五识敏感异常,跟着他的远志,早就跪了下去,后背都被汗水浸湿。
李稷看上去情绪没有任何变化,甚至眉毛都没有抬一下,他语气轻淡,“抓起来,杀了,宫中有人走漏消息,找到,也杀了。”
近侍以头伏地,这种情况他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应当劝慰王上,此法不妥。
下面嚼舌根的那些人,并不是什么普通的平民百姓,很大部分都是儒家弟子。
是了,平常的普通百姓,怎么会有闲心在茶楼喝茶,也不会有渠道知晓王上身边的事情。
可即使是这样,简单将人定罪,必然引得天下儒士起来反抗。
远志跪在地上,心里莫名想到那日王上和穆大人在御书房的场面。
还有那句“因为穆家足够听话”。
远志将差点脱口而出的劝慰全部吞进了肚子里,只应了一声“是。”
他的余光看见镶着金线云纹的玄色衣袍离开,良久,才敢抬起头。
昱陵城,一场浩浩荡荡禁言令开始了。
七日后,穆国国都,岐陵城。
一辆低调朴素的马车缓缓驶向城门。
有趣的是,这样一辆看起来普通的马车在经过城门时,竟然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马儿的步伐都没有任何变动,就这样进了城。
“老大,那是谁?就这样放进去了?”守门的侍卫问身边官阶高一级的侍卫头子,颇有些疑惑。
他们见过的贵人并不算少,可因为几国局势愈发紧张的原因,城门的盘问也越加严格。
守门的这个侍卫当时的时间并不算很久,这也是他见到的第一辆没有经过任何搜查就能直接进城的马车。
侍卫头子淡淡瞥了他一眼。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多数岗位上都需要老人带新人的原因了。
“看到从马车里伸出来的那块令牌了吗那是三公子回来了。”
穆国三公子,辞颂,穆国公最看重的儿子。
他也争气,先是拜了齐国最有名的大儒为师,学成归来,便一举替穆国拦下了景国的进攻,更是化干戈为玉帛,稳定了两国关系,让穆国百姓不为战争困扰。
毕竟,郑国的先例,在各国都有所耳闻。
世人皆知,辞颂就是穆国公内定的接班人。
或许,到他继位的时候,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公了,而是——穆王。
当今天下,天子式微,诸侯并起,可敢在明面上直接反天子而称王的却只有景国一个。
景国替诸侯撑住了中央王朝大部分压力,它成长的太快,当其他诸侯国想要称王之际,有一个,它便灭一个。
景国历经三代王,将整个天下吞并了十之五六,剩下几个诸侯国和中央王朝苦苦支撑。
辞颂,在整个穆国都陷入景国的巨大恐慌的时候,像是一道光突然出现,让穆国的人民看到了,也许景国并不是不可战胜。
辞颂的府邸前,下人早已怀着万般期待等候在门口。
他的马车才将将停住,众人都有序地动了起来。牵马的牵马,放软凳的放软凳,行礼的行礼,一时间场面好不热闹。
一只修长的手掀开马车的车幔,踩着下人放过来的软凳,优雅地下了马车。
他一身浅青色衣袍,君子端方从容,正是众人理想中读书人该有的儒雅模样。
这便是这座府邸的主人,穆国的三公子,辞颂。
众人再次弯腰行礼,有跟随马车而来的百姓也学着他们的模样,声音中满是对辞颂的敬重。
“有劳大家相送。”
辞颂向百姓回礼。
谢施沉吟片刻,态度肯定,“时间久了脑中淤血慢慢消散,可能会恢复记忆,可如今才过去没多久,她的记忆绝不可能恢复。”
李蔚暂且放下心,跟随传旨的宫人一同进入王宫。
谁也不知道王上召平山侯在御书房中到底谈论了些什么,只是次日,平山侯便被打发去了百越,与穆靳柯一起维持百越安定。
“嘶,平山侯身体不是不好吗?那双腿。”茶楼里有人悄咪咪给一起谈八卦的朋友使眼色。
“百越瘴气太重,平山侯身体不好,恐怕光是赶过去就得要了半条命。”
“何故如此啊,这是不义之举啊!”
几人说着说着,竟然拍案而起,纷纷对李稷这样的行为不齿。
“听我一言,据说是有位大人呈了一幅仕女图,而后平山侯就被急召入宫,再后来就领了百越的差事。”
也有人老神在在,自认为通晓全局。
“竟是如此!此乃重色轻义之举啊!”
“我有亲戚在宫中当值,里面传出来的消息,不会有假。”
顿时周围窃窃私语,像是一盆烧沸的开水。
李稷脸上带着面具坐在茶楼二楼的包厢里。
习武之人向来五识敏感异常,跟着他的远志,早就跪了下去,后背都被汗水浸湿。
李稷看上去情绪没有任何变化,甚至眉毛都没有抬一下,他语气轻淡,“抓起来,杀了,宫中有人走漏消息,找到,也杀了。”
近侍以头伏地,这种情况他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应当劝慰王上,此法不妥。
下面嚼舌根的那些人,并不是什么普通的平民百姓,很大部分都是儒家弟子。
是了,平常的普通百姓,怎么会有闲心在茶楼喝茶,也不会有渠道知晓王上身边的事情。
可即使是这样,简单将人定罪,必然引得天下儒士起来反抗。
远志跪在地上,心里莫名想到那日王上和穆大人在御书房的场面。
还有那句“因为穆家足够听话”。
远志将差点脱口而出的劝慰全部吞进了肚子里,只应了一声“是。”
他的余光看见镶着金线云纹的玄色衣袍离开,良久,才敢抬起头。
昱陵城,一场浩浩荡荡禁言令开始了。
七日后,穆国国都,岐陵城。
一辆低调朴素的马车缓缓驶向城门。
有趣的是,这样一辆看起来普通的马车在经过城门时,竟然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马儿的步伐都没有任何变动,就这样进了城。
“老大,那是谁?就这样放进去了?”守门的侍卫问身边官阶高一级的侍卫头子,颇有些疑惑。
他们见过的贵人并不算少,可因为几国局势愈发紧张的原因,城门的盘问也越加严格。
守门的这个侍卫当时的时间并不算很久,这也是他见到的第一辆没有经过任何搜查就能直接进城的马车。
侍卫头子淡淡瞥了他一眼。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多数岗位上都需要老人带新人的原因了。
“看到从马车里伸出来的那块令牌了吗那是三公子回来了。”
穆国三公子,辞颂,穆国公最看重的儿子。
他也争气,先是拜了齐国最有名的大儒为师,学成归来,便一举替穆国拦下了景国的进攻,更是化干戈为玉帛,稳定了两国关系,让穆国百姓不为战争困扰。
毕竟,郑国的先例,在各国都有所耳闻。
世人皆知,辞颂就是穆国公内定的接班人。
或许,到他继位的时候,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公了,而是——穆王。
当今天下,天子式微,诸侯并起,可敢在明面上直接反天子而称王的却只有景国一个。
景国替诸侯撑住了中央王朝大部分压力,它成长的太快,当其他诸侯国想要称王之际,有一个,它便灭一个。
景国历经三代王,将整个天下吞并了十之五六,剩下几个诸侯国和中央王朝苦苦支撑。
辞颂,在整个穆国都陷入景国的巨大恐慌的时候,像是一道光突然出现,让穆国的人民看到了,也许景国并不是不可战胜。
辞颂的府邸前,下人早已怀着万般期待等候在门口。
他的马车才将将停住,众人都有序地动了起来。牵马的牵马,放软凳的放软凳,行礼的行礼,一时间场面好不热闹。
一只修长的手掀开马车的车幔,踩着下人放过来的软凳,优雅地下了马车。
他一身浅青色衣袍,君子端方从容,正是众人理想中读书人该有的儒雅模样。
这便是这座府邸的主人,穆国的三公子,辞颂。
众人再次弯腰行礼,有跟随马车而来的百姓也学着他们的模样,声音中满是对辞颂的敬重。
“有劳大家相送。”
辞颂向百姓回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