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新任三边总督,大明防伪手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就让洪承畴做三边总督吧,虽然不合流程,但此刻也只能特事特办。”

    在洪承畴、郑崇俭和陈奇瑜三者之间,崇祯只是瞬间的思考,就选择了洪承畴。

    郑崇俭,他没有怎么听过,无法判断。

    陈奇瑜倒是很出名,此人有一项特别的能力,那就是统筹。

    其统筹能力之强在明末名将名臣中也足可以排进前三。

    但性格缺陷极大,毫无主见,极容易被他人左右。

    一个军队可以没有参谋和军师,但绝对不能没有统帅,谋算的再好,做不了决断,只能错失良机。

    后世对他的评价是:长于谋,短于断。

    历史上崇祯七年,车厢峡一战,他将李自成、张自忠等起义军的首领都困在了里面。

    起义军将劫掠的财宝送到陈奇瑜大营之中,贿赂陈奇瑜和众将官,得了贿赂以后更加极力主张招抚。

    招抚就招抚吧,但这货接下来的操作让他的零决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史料记载,陈奇瑜让起义军与官兵揖让酣饮,易马而乘,抵足而眠,义军之无衣甲者皆整,无弓矢者皆砺,数日不食者皆得饱腹。

    然后悲剧发生了,起义军在一天夜里将招抚官兵或杀、或割耳、或杖责、或绑缚之后而丢之路旁,死伤数十人。

    脱困后的起义军继续攻掠宝鸡、麟游等处,一发不可收拾了。

    知道自己闯祸了,就把罪责推卸到别人身上。

    如果说,成国公朱纯臣打开了城门导致北京城失守,大明灭亡,那陈奇瑜放走了李自成和张自忠,埋下了大明朝灭亡的祸根。

    这种人不是不能用,但绝对不能放在一个主官的位置,三边总督下辖延绥、宁夏和甘肃三边,

    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

    这种位高权重的位置,只能找杀伐果断,有大局观的人来坐镇。

    加之后面搞不好还有民变,除了袁可立和孙承宗等人外,洪承畴是最好的人选了。

    至于陈奇瑜则是可以作为军师的角色,提供建议,谋略还是可以用一用的。

    “周大人,此事你们吏部怎么看?”

    吏部尚书房壮丽立刻道:“陛下,几位阁老都同意,能力也出众,又是陛下钦点,特殊对待即可。”

    “行,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圣旨先传给袁可立,由袁可立回京之前再传给洪承畴。”

    “臣等领旨!”

    房壮丽和孙承宗齐齐回应。

    三边总督的事情定下来了,崇祯也是暗自感叹,兜兜转转,洪承畴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

    历史上崇祯二年,洪承畴因为解了韩城之围,名声大噪,四年,三边总督杨鹤为此被罢官入狱,洪承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

    距离历史上的,快了近四年。

    “陛下,袁阁老信中所说,查抄的良田中存在大小亩的现象,查抄四万三千顷,估计清理完后会在四万五千顷左右,

    那就是近九十万百姓可以获得良田了,内阁已经将分期付款的规则做好了,请陛下过目!”

    孙承宗说着,拿出份折子和一张信笺,王承恩接过后快速的呈给了崇祯。

    崇祯接过扫了一眼折子,又看了一下信笺,顿时被信笺给吸引了。

    粗略的扫过后,竟然是一份制式契约,正文内容很简单,就是购买位于哪里的良田,多大面积,单亩价格,总价,分多少年还,每年还多少,附文则是注意事项。

    虽然没有后世那么详尽,但该有的内容都有了,不得不说,内阁这群人办事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看完契约后,崇祯拿起折子看了起来,时不时的点了点头,偶尔也提笔在折子上圈了一下,然后写了一些东西。

    足足看了一刻钟的时间,崇祯才将折子递给孙承宗。

    “孙阁老,注意事项中有一些需要注意。”

    “例如,你们不能只抓着百姓的责任,负责的官员的责任却只字不提,

    百姓能按时交,那官吏不作为呢?这种很明显是官吏的责任,总不能让百姓承担吧?”

    “还有,天灾的问题,至少得天灾结束了,下一轮丰收了,才开始计算,要有灵活性不要规定死了!”

    “还有人祸,万一有人看对方不顺眼,夜里偷偷摸摸的给庄稼霍霍了,或者被野猪什么的拱了,这种你们怎么界定?”

    ……

    崇祯零零总总的提了十几点,这些放在封建社会,都是无足轻重的,毕竟官位思想很严重。

    “陛下怜悯之心,乃我大明百姓之福,陛下圣明!”

    崇祯的细心,让孙承宗等人折服。

    “诸位爱卿,只有百姓过的好了,大明内部才能安稳,我们才有精力去一心对外。”

    崇祯说完,又将制式契约拿了过来。

    “这个契约要加上一个契约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