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语言的艺术,汇票流通规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暗印、针孔、点墨。

    这三种是最为隐秘的核验手段。

    都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或者药水才能显现出来。

    这些是不可能公布出来的。

    PS:这三者在清朝的银票中有体现。

    “诸位对汇票的防伪还有没有想问的?”

    “毕大人,这种汇票能在民间流通吗?在下的意思是是否可以如同宋朝的交子、大明的宝钞一样可以自由的交易吗?”

    这个问题一出,众人的双眼立刻集中到了毕自严身上,呼吸都微微急促了起来。

    如果能交易,那对他们来说那将是如虎添翼。

    “理论上是不可以的!”

    听着毕自严的回复,众人嘴角抽了抽。

    华夏的语言艺术是尤为精妙的,例如毕自严回复的这句,理论上是不可以的,实际上就是可以。

    但到底可不可以,这得得到毕自严的亲口确认才行。

    于是有人壮着胆子问道:“毕大人,恕在下失礼,诸位同行拜托在下,汇票能不能交易您给个准信儿呗,这关系到我们以后经商的便利性。”

    “这就是本官接下来要讲的汇票的流通。”

    毕自严微微沉顿了一下:“大明皇家商业银行在汇票流通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诸如‘讨保交付’和‘面生讨保’、‘见票即刻兑付’的规定、汇票挂失及汇票数量、兑付后‘汇票焚毁’制度等。”

    “所谓讨保交付和面生交付,是实名性质的,银行应客人要求,必须保证其汇款不得遗失,票号即在其汇票上盖有讨保交付或面生讨保的戳记。

    讨保交付的汇款,在交付时必须要本人亲自到银行且需要携带身份证明的文书;

    面生讨保则是在取款人生疏的情况下才要找保人,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找不找保人担保,出了事情由担保人担责。

    这一种是无法在民间交易的,因为找保人很麻烦,不如在银行兑换了现银,然后对方清点后再存入银行。”

    “那岂不是说,同一笔银子,一出一进,都要收费?”

    “那是自然,汇票兑换就作废了,自然是算另一笔交易了,哪怕是中间只间隔了几息的时间也是如此!”

    看着众人不可思议的神色,毕自严继续解释道:“你们只看到取银子这么简单的事情,但背后有很多事情,

    例如核验票据真假、清点银子、登记造册、送回总行备案与造册等等,无论是进出都会经历这一系列的流程,都需要极为专业的人来做,

    这都得工钱吧,赚不到银子,还怎么维持?

    诸位都是商人,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吧!”

    众人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保管费不算高,相对于长途运输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所承担的风险,保管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即便是大明境内太平了,没有贼寇盗匪了,那走运河会不会翻船?走山道会不会翻车?

    只要发生一次,损失的远高于银行的保管费。

    “说完了前两种,咱们再说说第三种见面即兑。”

    “见面即兑,这一种就是不记名的汇票,银行不管谁拿着这种汇票,只要核验正确,即刻兑付。

    对于这种,自然就是可以交易的,例如你们商人之间相互拆借、货款交易等等,都是可以的。

    虽然方便,但风险会大一些,因为你一旦丢失,被别人捡了去或者被人偷了去,那随时都能兑换。

    到时候损失的可就是你自己了,和银行没有关系,这一点你们自己衡量!”

    “毕大人,这一点您就担心的有些过了,一般出门都是几两几十两现银,谁出门会带上几百上千两银子的汇票呀,

    带这种大额汇票的肯定都是有交易的,都会有人陪同,专人保管,这种情况下都被偷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听着商人的反驳,毕自严冷冷一笑:“就算如你所说,那你们自己能辨认汇票的真假吗?

    假如赵某和陈某做生意,用的是汇票,赵某给了一张假的给陈某,过了一个月后陈某去银行兑换,发现是假的,那么请问这个责任是谁的?

    陈某用什么方法证明这张假汇票是赵某给的?

    大明律讲的是谁检举谁举证,你若是找不到证据,那就没法证明赵某造假。

    这种情况下,朝廷自然会去追查到底,但等查到的时候赵某将银子全部都挥霍了,资不抵债的时候,这个损失,你也只能自己认了。

    本官这么说,你们能明白吗?”

    众人沉默了,毕自严说的是实情。

    即便他们知道了许多的验证汇票真伪的方法,但依旧不敢保证自己能准确的辨认每一张的真假。

    验错一张,那损失可就大了。

    说到这里之后,毕自严沉顿了片刻,语气轻松了一些:“当然了,对于丢失、被盗等问题,我们还是有一些预防手段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